成语名称:雪泥鸿爪
拼音:xuě ní hóng zhǎo
注音:ㄒㄩㄝˇ ㄋㄧˊ ㄏㄨㄥˊ ㄓㄠˇ
近义词:鸿泥雪爪
成语释义:
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大雁)指大雁踏过雪地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成语用法:
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了成语“雪泥鸿爪”。
成语典故:
北宋诗人苏辙,字子由,在一年冬天送其兄苏轼(字子瞻)至郑州,分手回京后,作诗寄苏轼。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如今苏辙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轼读了弟弟的诗后,挥笔写下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成语例句:
元·吴师道《送人之宣城并寄诸故旧》诗:“盐车骥耳空自笑,雪泥鸿爪谁知怜。”
明·姚希孟《邓尉诸山寻梅记》:“过徐氏书院,昙旭出伊蒲饭余,秋月供佳茗,又忆乙卯年读书时事,皆作雪泥鸿爪矣。”
清·钱谦益《崇德令龚渊孟考满序》:“人生出处遇合,如雪泥鸿爪,岂可一迹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