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遇刺事件中诞生了不少戏剧性拉满的照片,流传最广的那张出自美联社摄影记者埃文·武奇(Evan Vucci)之手。而从人缝里拍到的那张三角构图照片是谁拍的呢?网传是一名2019年才入行的年轻摄影师,名叫安娜·高茜。
高茜?难不成这是位华裔摄影师?再一查,“安娜·高茜”是盖帝图像有限公司的摄影师,名叫Anna Moneymaker,与中国人的“高”姓毫无瓜葛。
那么这个“高茜”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不妨用外语腔念一念这个名字,对了,就是“搞钱”嘛。make money是“挣钱”“赚钱”,moneymaker就是“挣钱的人”,而“搞钱”正是“挣钱”的一种口语表达,“搞”字表示“设法获得”。
把Anna Moneymaker译作“安娜搞钱”再美化成“安娜·高茜”是翻译软件之误还是有人故意逗笑,这件事不值得深究。笔者感兴趣的是Moneymaker这个有趣的姓氏。
跟其他多种语言的姓氏一样,英语姓氏的主要来源无外乎职业,比如Cook(厨师)、Porter(门房);个人特征,如Brown(褐色)、Short(矮小);住所环境,如Hill(小山)、Riverside(河边);地名,如London(伦敦)、Sheffield(设菲尔德);族名衍生,如Richardson(表示Richard的儿子)、McDonald(表示Donald的儿子,同Donaldson)等。
Moneymaker大致算是跟身份职业相关的姓氏吧,除了“高茜”,还有人把意译和音译相结合将其译作“钱梅克”。若按这个思路,那么姓Goldsmith的都叫“金匠”,姓Baker的都叫“面包师”,姓Archer的都叫“弓箭手”。
美国二十世纪有一位传奇摄影师叫Lee Miller,她的姓氏Miller也是一种职业——磨坊主。按照“安娜搞钱”套路,那她可以叫“李磨坊”吧,美化一下就是“李莫芳”。
事实上,姓氏历经千百年的演化发展,原本的意思逐渐变得模糊,已经成为一个代号而已。比如,Bishop先生未必是主教,Abbot先生未必是修道院院长,Teacher女士未必是教师。
也正因为如此,人名的翻译通常采用音译,不去管它有什么含义,Moneymaker的规范译法是“莫尼梅克”。
1994年,英国《新科学家》率先提出一种名为“姓名决定论”(nominative determinism)的假说,声称人类倾向于根据姓名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并指出世界上很多研究人员的姓氏与其研究领域非常契合。比如,英国有个姓Limb(意思是肢体)医生家族,父亲David是整形外科医生,两个儿子Richard和Christopher也先后考进医学院。英国知名美食作家、烹饪节目主持人Mary Berry(玛丽·贝里)的姓氏义为“浆果”。
当然,假说毕竟是假说,或真或假,权当笑谈罢了。这位安娜·莫尼梅克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从她这次在现场拍照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以及作品质量来看,“搞钱”倒真的有可能会前途无量。(仁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