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组 三等奖
我心中的那抹“中国红”
有一种颜色,它书写了华夏文明悠悠五千年的风雨沧桑;有一种颜色,它创造了无数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有一种颜色,它染红了红领巾、染红了国旗、点燃了我心中的信仰……“伟人宣告气如虹,华夏巍巍立宇中。”它便是我心中的那抹“中国红”。
犹记牙牙学语时,妈妈指着地图上雄鸡形状的版图,温柔地教我说:“中国”;小学课堂上,老师手拿课本,深情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步入初中,知识渐丰,我对祖国的认识愈发深刻。我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无数“中国红”的共同呈现。
在那抹“中国红”的引领下,我成为了“红领巾”讲解员。每个周末,我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讲解过程当中。尽管我的声音不够成熟,但我都会鼓起勇气,坚定地向每一位来参观红色文化的游客介绍那些令人振奋的故事和伟大的红色精神。
在那抹“中国红”的引领下,我和父母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站在雄伟的长城上,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坚韧,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游览端庄的故宫时,我从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文物背后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带着“中国红”这抹鲜亮的底色,开始用双眼看世界,用笔墨书写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从“蛟龙”探海到国产大飞机C919“一飞冲天”;从航空母舰实现零的突破到洲际导弹的发射成功……这抹“中国红”每一次的成功都让国人自豪,世界瞩目。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少年如初升朝阳,充满希望和活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或许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爱我的祖国,爱她源远流长的历史、爱她璀璨夺目的文化、爱她壮丽秀美的山河、爱她引领时代的科技创新、更爱她人民的团结一心。每逢国庆节,在大街上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格外闪耀,我都会不自觉地驻足停留,因为这抹“中国红”便是我心中骄傲的存在。
南明区山水中学七(3)班 廖一诺
指导老师:徐蓉
想你的时候
秋风飒飒,落叶归根;碧绿乌江,梦幻浪屿;玉竹山菊,霓虹风车;白云出岫,蓝孔开屏。我已是有梦的女孩了,你在哪里,我可在德江县玉竹山等你哦!
多年前,我还是一个蝶蝶羞羞的农村山妹子,今天我可不一样了,穿的是“金黄菊衣”,戴的是“乌江项链”,俨然已是一个城市时尚的女孩子。
前不久,我在玉竹山上来了个孔雀开屏,身穿金色的外衣,在霓虹似的风车映衬下,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可对我点了好多好多的赞,还写了好多好多的评论。人说女大十八变,可我是两年一个变——自然、美丽、端庄! 他们还说青山绿树、小桥流水、白云生处、寒山石径、古树参天、江河浩瀚、亘古风情是对我最好的诗意刻画。
你在哪里? 那一天我一直在“望江亭”苦苦寻你,可你始终没有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你知道吗? 为了你,我在那里准备了你最喜欢的菊花茶,还有我亲自种植的砂糖橘子。妈妈对我说,要是你喜欢可以随便拿,你还可以给你的家人带一份去,因为你是我的客人、恩人。
人海茫茫,也许我们是擦肩而过!
但梦总是甜的,想你的时候,我便把心爱的笔记本打开,看看那熟悉的字眼儿,并会在心头想起曾经的你,想起我们一起手牵着手走过的风风雨雨。只有这样,我的心才会随缘飞到你的心坎上,把所有痴情的话语悄悄倾诉给你。
我知道,“雷锋包”是你的轨迹,你时常走往山沟,明知道前方的路途遥远,生活坎坷,但心里只求一片自我的天地,必须奋斗,勇往直前。有心人那有不通的路,虽然委屈了,内心难受,但看着你的脸蛋,坚强的你还是没有哭,因为山里的苦难生活使你本能地失去了它的意义。
岁月匆匆,车轮碾过了一道弯又是一道弯。你走了,回家了,想你的时候,我飞过岁月的碾子,只不过很想看见那极贫的山梁。
渐渐地,我长大了,真正地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恩我们身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强大的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更没有忘记你们,我在玉竹山上等你,是想亲手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菊花茶——感谢您!
德江县桶井乡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 安萍萍
指导老师:冯海兵
老一辈
“红色的火炬在燃烧,星辰同样闪耀。”
我很小的时候,村里头的爷爷奶奶就总爱说些我听不懂的故事。他们才不会理会我小哩,只顾着讲,任我摇头点头,语速也没有半分停缓,似乎变化的只有他们脸上的神色。
我的爷爷同样总爱幻想自己是个故事家。那是我家的老宝贝,金疙瘩,每当他开始摆故事的时候,我爸妈就摁着我的脑袋,让我恭敬地待在他身旁听。
他们说,老一辈的故事是经验,新生的我们要去吸取这般经验,未来的路好走些。
“夜里,他们举着红色的火炬,连吃草的羊儿牛儿都没惊动,路过民众门前,甚至不忍心敲门打搅。隔天一早醒来时,那些小伙子们全睡在了大树底下。”爷爷脚底下踩着火盆,木炭在燃烧,偶尔破出星火,全刻在了他的眼睛里。
“他们人真好。可是那个时候是冬天吧,他们不冷吗?”我很认真地问。
“冷,当然冷,但有信仰理想包裹着灵魂,他们一切都不怕。”爷爷回答道。
我打了个喷嚏,窗外的冷风变强,陡然袭进之后带来阵阵寒意,刺骨凿心,“我长大之后也会有信仰的,即使现在我还怕冷。爷爷你不怕冷吗?”
“爷爷睡过泥巴路,爬过下水道,跟狼过抢窝,同天争过命,爷爷的一生中见过太多种红色,现在什么也不怕。”
我点点头,似懂非懂道:“好吧,那信仰一定是红色。”
那天的集市,灯笼挂遍整条小街,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往日里觉得吵闹的声音一点都不杂乱,相反,倒是映照了那四个字“国泰民安”。
我是外地来的,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从前不去考究这些独特的地方风俗,等到年龄稍微大了些,却对这些不同地方的文化异常感兴趣。
看着人们在河畔边点燃一盏盏孔明灯,我将攒下的零花钱买下了三盏孔明灯,肆意地写下心中的愿望。
一愿家人身体安康,合家团聚;二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三愿国家信仰永存,国家灵魂不灭。
高一的时候,我惧怕死亡,我认为两眼一闭,世界漆黑,理想也没有理想,信仰也没有信仰。我甚至都不能知道,我还是不是我。再到后来,我知道世界是物质的时候,我开始疑惑,灵魂能不能永存。
我告诉爷爷,“我惧怕死亡,不知如何面对;我疑惑灵魂,不知能否永存。”
他笑得很温和,说我年纪轻轻,庸人自扰。但他的笑像是春风融化十月的雪。“人活着的时候,血脉包裹着心脏,谁也缺不了谁;心脏骤停的时候,骨骼嵌在皮肉里,谁也离不了谁;爷爷的白骨葬在国家的土地里,谁也忘不了谁。”
后来爷爷走了,我的人生里第一次亲眼见证死亡,害怕恐惧,无措慌张。老一辈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离去,他们口口相传的事迹变成了故事,教导着后来的我们。
我许下的愿望中,一愿已经圆满不了了。
但我总记得他说过的话:“我们念着谁,谁的灵魂永存。”爷爷的心里是中华魂,他一生念着国家,国家灵魂永存。
剑河民族中学高二(18)班 张秀花
指导老师:杨明
玉龙赋
九月秋深,岁在甲辰。磨文舞墨,当国贺之献礼。述山绘水,美神州之雄奇。
兹有玉龙,居黔滇之交际,靠乌蒙之腹地。牛栏抱山而环逝,铁索勾连而人通。盘折长绕,横天堑之通途。缦回囷囷,达文明之要道。
五柳逸静,圣人道清,自然结庐之佳境。连绵花红,崇阿青青,明明神仙之洞府。鸥鸟翔集,江山任其飞逝。锦鳞跃波,悬阳照其远觅。龙伏川下之幽潭,虎蛰山中之暝岩。
天色晴蓝,仙娥之绸缎。云光斑斓,凌霄之宝漫。心舒气朗,访胜迹而浩然。慷慨激昂,遇得意而傲肆。恋贪欢而有时尽,逐古义而无穷极。
青序熙洋,屠苏发万象之更新。夏日蔼蔼,蝉鸣善风光之得时。秋声爽朗,谷浪合收镰之舞摆。冬雪剔莹,松山共茫茫之华彩。夜风嚎响,忽悲忧而心悸。宇宙横来,知天高而地深。千峡万壑,虽万年而如旧。人往人来,朝青丝而暮梧。
登凭揽月,正律规而远升。明灯漫野,似夜海而缀辰。罢恣意,俯万象,看世惊。封山门而坝成,遇暮霞而镜平。房屋落参差而柏映,农田成阶梯而谷金。垂柳修竹,畔阡陌以迎客,青枣红桃,道招摇以慰心。丰年鸡啄,户屠而备来春。粮酒香醇,推盏而醉丰盛。
中华强,乡村振,民乐深。道虽曲而护栏齐,民虽远而关切至。土瓦移而泥钢起,农贫去而小康进。
雾气朦胧,绝画圣之丹青。天山一色,比诗仙之玉京。高低互簇,尽奇石而摆列。上下相济,落民房而有致。
欣同盛世,十生修贤当至。鄙怀临赞,百年雄变当言。陋子才薄,难赋相如之章。心怀汹涌,惶述仲淹之志。徒力薄微,不敢懈忧怀之心。江湖遁远,不可怠思愁之情。
华诞行篇,天时切家国之富饶。玉龙美景,地利中自然之协调。四下欢声,人和达民心之向往。神州殊变,虽一斑而貌全。千万剧迁,纵文曲而穷言。竭情描乡,述山水而爱神州。穷思绘赋,言家国而爱中华。
威宁县第七中学高三(12)班 蔡帅
指导老师:殷连雄
小学组 三等奖
我们这时代
我很庆幸能出生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和平友好,不受战乱之苦;我们这个时代锦衣玉食,不用挨饿受冻;我们这个时代科技发达,不再受制于人。
“我们那个年代战乱不断,人们饱受战乱之苦。”祖祖给我说,他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见到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他特别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我听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你要感恩。因为现在的太平盛世是许多祖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非常的不容易啊!”每次说完这些话,他总是眼神忧郁,眼含泪花。似乎在思念牺牲的战友,或是在感慨如今的盛世年华。那时候我还小,不理解,现在我懂了,他却不在了。
“我们那个时代贫穷落后,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文化水平也落后,很多小孩都没上过学,不识字,交通也不发达,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家门。”爷爷对我说,他很羡慕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仅能自食其力,更有能力去帮助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而今,我国的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小孩都能上学。现在的交通更是发达,飞机也非常普遍,高铁更是覆盖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高速,县县通高铁。
爸爸对我说:“我们那个时代没有这么多电子产品,我们用过分分钱,点过煤油灯,放过牛羊,钻过稻田,抓过青蛙,也看过黑白电视。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播出的件件新鲜事……”听着爸爸细细诉说着他那个时代的种种,我看见了他眼里的光,读懂了他心里的爱。
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随着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我国的军事现代化又实现了遥遥领先的飞跃进程,我想大声地告诉祖祖:“我们现在可厉害了,已成为世界强国,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了。”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全新的时代,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凯里市第四小学金溪巷校区三(15)班 孙跃溪
指导老师:张娟
“桥与眼”
今年国庆假期,爸爸带我去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里有一座超级大桥和一个超大“锅”。
我们坐车经过很长一段路,远远就看到了这座桥,它像一条彩带飘浮在山谷之间。车越开越近,那座桥也越来越壮观,我觉得自己好像快要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终于来到桥旁的时候,哇!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桥看起来就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又宽又长,而且非常高,好像能直接通到云彩上面去。这是一座非常壮观的大桥,它横跨在两座高山之间,就像是一座通向天空的门。我一看到这座桥,就觉得它就像是电影里的魔法桥一样,连接着不同的世界。
爸爸告诉我,这座桥叫平塘特大桥,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天空之桥”,桥塔高度超过30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三塔斜拉桥。
站在桥旁,可以看到一朵朵的白云飘浮在桥下,好像大大的棉花糖,仿佛置身仙境。看着三根大大的桥塔,感觉好像是三根“神针”,插入群山之间,针孔间穿过的彩线,连通两侧山峰,远看车辆就像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小虫,在彩线上飞快爬过。此情此景下,我们也变身成小虫一般,腾云驾雾地穿过了“天空之桥”后。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它像一个巨大的锅,镶嵌在群山之中,非常壮观,它叫做“天眼”。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神奇,好像真的可以从天上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样。其实,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直径有500米,比足球场还要大得多。“天眼”可以帮科学家们观察到很远的星系,甚至还能寻找外星生命呢。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天空之桥”和“天眼”的建设者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建好。他们真的是太厉害了,我要向他们学习,将来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
贵阳市云岩小学四年级(2)班 刘芃涵
指导老师:庄旖
我心中的红飘带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嘹亮的歌声在耳边响起,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与家人一同参观了位于多彩贵州城的“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重温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追忆革命伟人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
带着对长征英雄的敬意,我们进入了参观的第一部分——《红飘带·伟大征程》。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闪闪红星的中央一团熊熊烈火,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场馆内灯光逐渐暗下来,以“无名英雄”为主题的序幕正式开启。此时红军战士鲜活的面孔和身影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现在我眼前,展厅正中央竖立着象征长征精神的马灯装置形状的纪念碑式影像,影像上方红色的党徽格外显眼。
人流向前,我们来到下一个场馆。突然,我的前后左右发出了机枪、火炮的轰鸣声,把我迅速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身边无数红军战士涌现出来,他们有的顺着陡峭的岩壁匍匐向前,有的吹响号角发起冲锋,有的手握红旗高高挥舞……
当我还沉浸在战争的氛围中时,一扇大门缓缓打开,广播里传来第二篇章“伟大转折”的播报。随着演说员娓娓道来,我了解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和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重大意义,亲身感受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壮丽篇章。影院生动的场景、逼真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第三篇章“砥砺征途”中,我看到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等经典场景,体会到红军战士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在极其险恶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当胜利的旗帜从头顶掠过,大家纷纷用手托举,象征着红色的光辉永不灭,胜利终将属于我们,我忍不住激动地高喊:“向胜利挺进!”
出了场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路上我看到了用数字化全景展示的中国在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不禁感叹如今日新月异的新生活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白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一缕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我下意识地低头看到胸前的红领巾,心里瞬间暖洋洋的。我觉得它代表着一种希望。你瞧,它飘得那么自在,好像在告诉我们,别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五(3)班 严杨帅杰
指导老师:詹飞燕
贵州教育报记者 罗欢 整理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廖波
三审 王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