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万象,纷繁无常,然福祸之理,犹如星辰之轨,虽隐于浩渺,却有其定数。常闻:“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此诚不谬之论也。
夫厚者,心宽如海,能容万物。
其善如春风拂面,温暖而和畅;其德如高山仰止,巍峨而庄重。见人之困,不吝援手,解其燃眉之急,犹如雪中送炭,暖人心扉。遇人之过,不责其非,以宽容之心待之,仿若暖阳化冰,消弭仇怨。其言也善,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其行也端,如松柏挺立,正直不阿。
与人相交,真诚无伪,情谊深厚,如金石之坚。故其身边,多有良朋益友,遇难之时,众人相助,此乃福之将至也。
厚者之福,源于其善念。
善念生于心,发于行,如点点繁星,照亮黑暗。以善待人,人亦以善报之;以爱予人,人亦以爱还之。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此自然之理也。其施恩不图报,然福报自至,或得人敬重,名誉远扬;或事业顺遂,功成名就;或家庭和睦,子孙贤孝。
皆因其心厚,行端,善积,德厚也。
而薄者,心狭如隙,难容一针。
其性如秋霜冷冽,寒人心脾;其行如荆棘丛生,伤人无形。见利忘义,为蝇头小利而不择手段,背信弃义,亲朋远离。对人刻薄,锱铢必较,稍有不顺,便恶语相向,结怨无数。与人相处,虚情假意,唯利是图,如墙头之草,随风而倒。
故其身旁,多为狐朋狗友,遇难之时,无人相帮,此乃祸之将至也。
薄者之祸,起于其恶念。
恶念生于心,发于行,如熊熊烈火,焚毁善缘。以恶待人,人亦以恶应之;以怨予人,人亦以怨还之。其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终致众叛亲离,身败名裂。或遭人唾弃,声名狼藉;或事业坎坷,一事无成;或家庭纷争,鸡犬不宁。
皆因其心薄,行邪,恶积,德亏也。
观古之仁人志士,皆以厚道为本。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高风亮节,名垂千古;屈原忧国忧民,投身汨罗,其志可嘉,万世敬仰;岳飞精忠报国,含冤而死,英名不朽,千古传颂。此皆厚者之典范,因其心怀大义,行为忠厚,故能流芳百世,福泽后人。
察今之世间众人,亦有厚道者享福,刻薄者罹祸。有慈善家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广受赞誉,事业昌盛;有志愿者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受人尊敬,生活美满。而有奸商欺诈百姓,牟取暴利,终遭法律制裁,身败名裂;有小人勾心斗角,损人利己,为人所厌,孤独终老。
故曰:厚道者,福之基也;刻薄者,祸之源也。吾辈当以厚为德,以善为行,积善成德,修身养性。心厚则能容人,能容人则能得人心;行厚则能助人,能助人则能积福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常存善念,多行义举,福报自然来;戒除恶念,摒弃恶行,祸端自然去。
愿世人皆能明此理,行厚道,积善福,远灾祸,共享太平之世,同沐祥和之光。则人间处处皆温暖,世间时时皆美好。福泽延绵,永无止境,岂不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