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一、词句段运用:
描写城市的词语: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繁华:(城镇、街市)繁荣热闹。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竖立着。高楼大厦非常多,城市发达程度高。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灯火辉煌:形容灯光灿烂。
描写乡村的词语: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肥沃:(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
静谧:安静。
炊烟袅袅: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缭绕上升。
依山傍水:所处的位置靠着山,挨近水,多形容环境优美。
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比喻住家相近。
二、照样子写一写下面三幅图。
例:1、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2、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第一幅草原图:
1.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青翠欲滴的草地,银光闪闪的雪山,与成群结队的绵羊、骏马一起,绘成了一幅静谧、美好的草原风情画。
2.远处的高山,近处的草地,成群吃草的马和羊,构成了美丽的草原。
3.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碧绿的草地辽阔无边,成群的马儿在自由自在地散步,一幅多么和谐自然的草原风景画啊!
第二幅山水图:
1.潺潺的溪流,生机勃勃的大树,结伴嬉戏的鸟儿,共同谱成一首美妙、自然的乐曲。
2.奔腾的河水,高耸的山崖,山崖边笔挺的松树,还有在山间盘旋的鸟儿,绘成了一幅壮阔、雄伟的山间风景图。
3.一条清澈的小溪淙淙流淌,溪边绿草如茵。远处的山峰高低错落。天上几只鸟儿飞过,欢快的歌声在空中回响。好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第三幅校园图:
1.宽阔的操场,挺拔的教学楼,点点绿树,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幸福欢乐的校园。
2.高高的教学楼,环形的跑道,碧绿的草地,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3.远处的教学楼高大美观。近处的操场上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有的在打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拔河。四周还有绿树环绕。这就是为我们播种梦想的美丽校园。
三、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咏梅》作者*,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英勇无畏;下片则浓墨重彩写梅花,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谦虚磊落。*写这首词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这首词托物言志,通过写梅花的坚强不屈、不畏寒冷,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俏”的意思是俊俏,“她”指的是梅花。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3.译文:斜风细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了。悬崖上已结下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绽放。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把春天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语文园地二》
一、识字加油站
1.去偏旁
例:轮——仑(昆仑)
滨——宾(宾馆) 洁——吉(吉利)
减——咸(咸菜)挑——兆(预兆)
挺—— 廷(宫廷) 预——予(赠予)
2.加偏旁
例:则——侧(侧面)
中——肿(肿胀) 介——阶(台阶)
止——趾(脚趾)凡——巩(巩固)
正——政(政府) 刘——浏(浏览)
二、词句段运用:
近年新出现的词语有:云技术、多媒体、互联网、克隆。
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的词有:桌面、窗口、文件夹、潜水。
(1)云技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2)多媒体: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
(3)互联网: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4)克隆: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
(5)桌面:(原义)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新义)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叫作桌面。桌面上可以设置代表不同文件或功能的图标,以方便使用。
(6)窗口:(原义)窗户或墙上开的窗形的口,如售票处、挂号室;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如窗口行业。(新义)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程序,包括文档窗口和对话框。
(7)文件夹:(原义)用来保存文件的夹子。(新义)计算机系统中指存放在一起的一组文件的目录。
(8)潜水:(原义)在水面以下活动。(新义)指在网络论坛、即时聊天工具等互联网群中不回帖、不发言、不上线的单独个体或行为。
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引用、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作假设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具体、明晰、真实):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2.作比较(鲜明、突出、具体):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作用:是文章更具对比性,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3.列数字(准确、严谨、具体):从数量/数据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数字要准确无误,有可靠依据。注: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作用:使语言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4.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说明事物特点,同修辞中的比喻手法,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
作用: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5.分类别(条理、层次,清晰、明了):将事物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作用:使概念更加鲜明立体,便于理解。
四、日积月累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江畔独步寻花》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这首诗写作者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憩。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瑕,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持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2.诗歌中“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用:微风本不可倚,这里将微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微风相伴相亲,为春光所陶醉的情景。
4.“江水东”“开无主”流露出诗人无奈、寂寞、哀愁的心情。
5.译文:黄师塔前,江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我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的桃花,还是那浅红的桃花呢?
《语文园地三》
一、识字加油站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离*》《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代表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一生正处于唐朝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的痛苦。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别”等名作。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韩昌黎集》等。
【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名诗作《已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
二、词句段运用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上了一身雪花。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雪花比作银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洁白。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的情景。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作者用“娇嫩”“蓬勃”“醉人”分别形容“绿”“黄”“蓝”三种颜色,想象丰富,语言表达独特,写出了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有: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
②我们能看到各种颜色诱人的水果,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 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菜。(《我们奇妙的世界》)
三、仿写语句
这些事——
是难以忘怀的回忆:
静谧的夏夜,
满天的繁星,
母亲的怀里。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下的田野,
地上的西瓜,
父亲的背上。
那些童年趣事——
是永不忘却的记忆:
放飞蓝天的风筝,
顺流而下的纸船,
精彩绝伦的连环画。
秋天的田野,
满是丰收的喜悦!
金色的稻田,
丰硕的果实,
人们的笑脸。
夏天的正午,
怎样的热情呢!
鸣叫的蝉,
淋漓的汗水,
快乐的心情。
四、日积月累 (关于诗歌的名言)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这句话说的是诗歌和音乐一样,充满节奏感,指出了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感。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是人们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的一种载体,指出了现代诗歌的阅读价值。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指出了现代诗歌情感强烈的特点。
拓展积累:
1.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2.诗歌是用永恒的真理表现出来的生活写照。——[英国]雪莱
《语文园地四》
一、识字加油站
杆(杆子)一肝(肝脏)一秆(麦秆)
消(消灭)一俏(俏丽)一峭(陡峭)
捕(捕捉)一哺(哺育)一浦(黄浦江)
轮(轮船)一沦(沦落)一抡(抡拳)
换(交换)一涣(涣散)一焕(焕发)
骏(骏马)一俊(英俊)一峻(严峻)
二、词句段运用(以物喻人):
褒义词: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领头羊、小蜜蜂
贬义词:纸老虎、变色龙、铁公鸡、应声虫、哈巴狗
千里马:比喻有才*人。
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歌手。
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人。
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三、冒号的用法
冒号的用法: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仿写:
1、活泼的小狗
这只小狗真是活泼可爱:每次我刚扔出骨头,它就一跃而起,飞身咬住那根从天而降的骨头,然后摇摇尾巴,开始享受美食了。
2.细心的小亮
小亮做事很细心:计算题几乎不错,书本、文具都整理很井井有条,从不忘带。
3、热心肠的老奶奶
她是一个热心肠的老奶奶: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她总是免费给大家剪漂亮的窗花;平日里,她总喜欢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送给大家品尝。
四、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某种语气。
语气词的表达效果: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三个语气词不仅写出了作者对猫的观察之细致,更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和爱怜。
2.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啊”蕴含着作者对猫此时心境的理解和对猫个性的欣赏,表达喜爱之情。
3.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三个“啦”表示亲切的语气,蕴含着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五、日积月累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意: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领。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主题: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吟咏蜜蜂采花粉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