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羊羊地理整理首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山竹 | 审稿 羊羊
如果说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他和他的朋友组成的圈子,那城市的朋友圈是怎样的?
城市的朋友圈是由相互联系、共同合作的城市组成的。这和地理上所说的都市圈,是不是一个意思呢?读完今天的文章,你就会有答案了。
- 都市圈是什么?和城市群有何区别?
- 都市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都市圈?
- 如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01
都市圈是什么?
都市圈,简单地说就是以大都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城镇而形成的圈层区域。
每个城市都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圈层区域,这就是城市圈。核心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力越强,辐射的圈也越大。当核心城市发展成大都市时,可称其城市圈为都市圈。
那么究竟多大的城市才能算作都市?这个圈的范围又有多广呢?每个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标准。我国的官方定义是:“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发改规划〔2019〕328号)
都市圈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①一个强大的“核”——大都市。
都市圈的核心是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城市,即大都市,它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通常这个核心只有一个,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两个。
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大都市的划定标准。《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将城区人口500万人以上、1小时左右通勤圈内人口密度超过1500人/平方公里的城市确定为大都市,共识别出34个都市圈(不含港澳台)。
全国主要都市圈范围图(来源:清华大学中国新兴城市化研究院等,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
②辐射的“圈”——约1小时通勤圈的范围。
都市圈的范围就是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也是城市间联系的极限。由于区域内联系主要通过交通流来实现,所以可以用核心城市到周边的通勤时长来确定都市圈的半径。国际上一般采用“1小时通勤圈”,这是人们对通勤时长忍耐的上限。
由此可见,都市圈范围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条件。
日本的东京都市圈是在城际轨道交通之上发展的,面积约1.34万平方公里,大概在以市中心为圆心、半径50公里的圆周范围内。这大约是地铁与城铁支撑下的最大范围。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不含地铁)
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地铁、轻轨等),黑框为都核心区东京市23区
我国目前能够与大都市实现大规模频繁通勤的距离最多在50公里左右。但随着高铁如火如荼的建设,配合着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发展,这个半径可以拓展到1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