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老”。後2.35.2合21054組
金文“老”,头部的长发变得更长,下部的拐杖则变形较多:
金文“老”。殳季良父壺,西周晚期
以后,“老”的上半部分“耂”就成为老字头,由此产生“考”、“耆”、“孝”等字。
- 最早见于商代,金文“孝”上部是“耂”(老字头),下部是“子”。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孝”与“小”同一音系:
金文“孝”
之后的篆书、隶书和楷书,都承续了金文的字形,不过逐渐笔画化:
“孝”的本义: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
衍生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