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班”前往香港拜会李嘉诚先生,有人问李先生经商之道和人生感悟,李先生说,我这一生最主要的感悟是八个字,即“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已不记得什么时候看到的这一段,只记得当时无甚感觉。近日读书,偶得一段,回想起似与李先生所说相近,这段是阳明先生所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致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阳明先生认为无我需去傲,傲的反面是谦,懂得放低自我的人才能谦虚,近于无我,需要注意的是放低自我并不是刻意伪装的谦逊,而是真实的感受到个人之渺小、社会之广阔、天地之深厚,从而才能真正认识到我之普通平凡。我和大家一样,有喜怒哀乐,也追逐声名财利,我既雄心万丈,也会迷茫沮丧,只不过人生长途,莫失了自我,但更不能时时有我。
对于一般人而言,做到无我很难,同样建立自我也很难。所谓建立自我,通俗点说,即是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将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并为了实现自我不断行动。认知自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生于世上,受社会环境影响、声色货利所累,自然沾染了很多失去本心的习性观念,久而久之本心与行为偏离,惯于世俗,很多人表现为内心飘零,无所归处。建立自我的过程,是不断经历、提炼心性、明确方向,回归内心宁静的过程,做一个真实的自我、被自己认可的自我,既需去除很多已有的世俗观念牵绊,也可能使你失去很多身外之物,其过程不可谓不痛,然每一次痛苦都能让你更看清自己,能清楚自己终究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终究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此才能内心安宁、心有所归。可以说建立自我的过程,就是不断在痛苦中蜕变纯净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到的内心力量,才能帮你克服重重挑战,而此过程不断运化,才有可能心安理得。
另外,有人疑问,是不是先要建立自我,再追求无我,先有了自我,后才能无我。我的理解是“追求自我、建立无我”,相辅相成,无先无后。我们所要建立的自我,是一个自我认可、内外一致、知行合一的自我,但如不能去除以*、世俗导致的私心杂念之我,则自我很难建立;同样在追求无我的过程中,我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万事万物只在我心中,而我在面对自身万事万物时,我是这一方万物之中心,如我不做好自我,与周边万事万物发生连接交互,如何感知融入、变化作用呢,故而自我与无我是融汇贯通、相辅相成的。
我的感受是李嘉诚先生所说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并不仅仅是一种人生观,也是面对各种境遇的一种心态和方法,持续践行,其力量持续不断、无穷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