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有关读书的古诗及其蕴含的涵养之道:
《劝学》 -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涵养体现:此诗强调了勤奋读书的重要性。它告诉人们要珍惜年少时光,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刻苦学习。这种自律和珍惜光阴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其为座右铭,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莫虚度年华,要有坚定的意志和自律意识,抓住学习的黄金时期,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
《冬夜读书示子聿》 -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涵养体现: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学习要全力以赴,并且持之以恒的观念。后两句则强调知识不能仅从书本获取,还需要亲身实践。这种理念教导人们对待学习要有踏实、深入的态度。它提醒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要以勤奋钻研的精神获取知识,并且要注重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和深入思考的涵养。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涵养体现:诗人以“方塘”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像那池塘一样清澈。这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持续学习的追求。作为座右铭,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思想,如同池塘需要活水一样,避免思维僵化,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这是一种对知识敬畏和进取的涵养。
《长歌行》 -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涵养体现:诗中借自然景象的变化,从园中葵菜在阳光照耀下蓬勃生长,到担心秋天的凋零,再联想到百川东去不复返,层层递进地告诫人们年少时如果不努力学习,到老来只能白白地悲伤。这种以自然规律来比喻人生短暂、学习时光宝贵的方式,蕴含着珍惜时光、勤奋上进的涵养。它提醒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进取,不辜负青春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