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50字,交友成语典故简短2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16 18:35:38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50字,交友成语典故简短20字(1)

【原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翻译】

【杨伯峻】朋友死亡,没有负责收敛的人,孔子便道:“丧葬由我来料理。”朋友的赠品,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的时候,不行礼。

【李泽厚】朋友死了,没有人收殓,便说:“由我来负责丧事。”朋友送礼物,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不行拜礼。

【钱 穆】有朋友将死,其人没有归处,先生迎之来,说:“病中在我处寄居,死了在我处停柩吧!”朋友有馈送,除了祭肉,虽是车马贵物,先生受赠都不拜。

【夜辰心得】

《朱注》:朋友以义合,死无所归,不得不殡。朋友有通财之义,故虽车马之重不拜,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

殡,停放灵柩叫殡,埋葬也叫殡,指丧葬事务。

这章是记录孔夫子交朋友之义。有两个场景:一个是,“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短短十个字,读起来却令人感到情如静水、深沉奔涌。想起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话:“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看,这里又出现了“相信”,这就是上一章讲的“相信”的力量。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的动人故事,不单将自己生死托付朋友,还托付父母、寄养子女,朋友之情感天动地。扪心自问,我们有可托生死的朋友吗?我们有愿背负朋友之托的自觉吗?实践证明,有受托之担当,必有可托之人。

一个是,“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朱子说:“朋友有通财之义。”通财之义,指朋友之间有相互接济的情义。为什么通财之义不拜呢?我理解,通财是朋友的义务和本分,富的接济穷的,幸运的接济不幸的,家里没事的接济家里有急事的,这是理所当然,否则根本就不配或不能称为朋友。甚至说,这是朋友间的一种隐性协议。遵守协议,天经地义,所以虽车马不拜。

那么为什么祭肉必须拜呢?祭肉,指祭祀神明、先祖的肉。朱子说“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这里暗含着“仁”的超越和拓展,从亲己亲,到亲朋友亲,血脉嫁接成功。“仁”,是二人,意思就是二人连为一人。设想两个场景,一个是有钱的朋友发财了,赠你一辆车;一个是朋友临别,将父母遗留的佩饰赠与你。此时,拜车还是拜佩饰,不言而喻。

不过想想,现在这个资本裹挟的时代,金钱已经成为衡量情谊价值的标志,够不够朋友,主要看能借多少钱,此时如果拿出父母遗留的佩饰赠朋友,估计至少会被暗地里嘀咕“不够意思”。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大致表达的就是这种情形。

幸好,2000多年前孔夫子立下圣贤榜样,故纸堆里还能刨出些“古风”,如果当年夫子拜车不拜祭肉,也许中华文明也无法延续至今。反过来讲,正因为有了拜祭肉不拜车的骨血和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每逢大难,总会涌现出一批甘愿赴死的仁人志士扶危定倾、救国救民,此乃民族文化之“根效”。所谓“根效”,虽枝叶尽除,根在则总会枝繁叶茂。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