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不是想迁就迁,得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迁
- 身份限制:除聘任制公务员外,已成为公务员的原农村户籍人员不能迁回。
- 城市福利限制:未享受城市保障性住房、公务员 / 事业单位编制等长期福利,若已享受保障性住房,迁回时需退出。
- 土地条件:原承包地未长期抛荒或被集体收回,需提供土地确权证明,以证明土地权属清晰。
- 居住要求:需在村内连续居住满 1 年,需提供房屋租赁或产权证明以及如 6 个月的水电缴费记录等实际居住证明。
- 集体同意: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
- 提交申请: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回迁原因,并根据迁回事由附上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簿、土地 / 房屋权属证明、婚姻证明、毕业证、退伍证等。
- 村集体审核:村委会收到申请后,会核实材料真实性,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需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并公示 7 天3。
- 乡镇政府审批:村委会将通过审核的材料报至乡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乡镇组织公安、国土等部门联合审查,核查土地权属、集体资产状况等,通过后发放《准予迁入证明》。
- 户籍迁移:申请人持相关证明到原户籍地办理迁出,再到农村户籍部门进行登记,完成最终落户手续。
- 土地权益:可以依法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在符合 “一户一宅” 的条件下可申请建房;按集体剩余土地情况有机会重新分配承包地或获得流转收益。
- 经济收益:可参与集体企业分红、集体土地被征收征用时参与分配土地补偿费,分享村集体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
- 福利保障:能够参与新农合、村办教育、养老等福利体系,还可享受农业补贴等农村政策福利。
- 生活成本:农村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如住房成本,自建住房费用通常比在城市购房低很多;食物等生活基本物资部分可自给自足,能节省开支。
- 发展机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发展机遇增多,返乡人员可利用当地资源和政策,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创业梦想。
- 城市权益受限:迁回农村后,可能需要退出城市保障性住房;虽然城市社保可转移接续新农保,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保待遇,如养老金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化。
- 教育资源:整体上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学校数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相对薄弱,可能对子女教育产生一定影响。
- 医疗条件:农村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无法提供与城市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存在就医不便的问题。
- 就业机会: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和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业等为主,就业岗位有限,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窄,收入水平可能受到限制。
- 生活便利性:农村的交通、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如城市完善,生活便利性较差,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不足,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场所等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