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事,就要能吃苦、不怕烦、想得远、干在前。”这是海军某旅一级上士张俊武的座右铭,也是他对我的谆谆教诲。扎根水电维修岗位18年,他始终冲锋在保障一线,凭借着细致刻苦的认真劲,练就一身过硬专业本领。
张俊武近照
2018年11月,寒夜中我从新兵连来到单位,本以为班长会来迎接我,可是直到熄灯也没能等到他。
第二天清晨,我遇到张俊武班长,他浑身湿透,衣服上尽是斑驳的泥点。见到我,他忙说:“不好意思,昨天营区里的管道冻裂,抢修了一宿,刚刚才回来。”还没等我开口,他的手机又响起,电话那头传来:“老张,赶紧到12号楼,暖气片爆了!”二话不说,张班长扛起工具箱就飞奔出去,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之后,我成为了“老张”的徒弟,他毫无保留地把维修经验与技巧都传授给我,并时常告诫道:“想从‘门外汉’成长为合格的水电维修技师,就是要能吃苦、不怕烦、想得远、干在前!能吃钻下水道的苦,不怕半夜被电话叫醒的烦,提前想到季节变化对水管电路的影响,下功夫在故障发生前。”
起初,我对这些要求不以为意:只要掌握好原理和操作方法,就能胜任维修岗位,何须多此一举熟记单位的管道线路呢?
张班长看穿了我的心思,向我分享起自己的经历。那是他加入水电班的第三年,单位组织教育活动,显示屏却突然熄灭,所有电子设备都断了电。他第一个冲上去抢修,自恃技术炉火纯青,这次定能在全旅官兵面前大显身手。结果排查了近半小时,也没能找到故障原因,涔涔冷汗顺着他的额头滑落。
机关协调退休老职工前来检修,十多分钟便把问题轻松解决。事了,老职工拍拍张俊武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光会修还不行,你要清楚每一根线路的布线位置,这样才能最快地排查出是哪根线出现了故障。”
这让张俊武羞愧难当,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那天起,张俊武时常捧着水管和电路的布线图,绕着营区进行现地对照,力图将所有线路都熟记于心,确保紧急时刻能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
听了张班长的分享,我第一次清晰认识到,寥寥数字的座右铭,竟有如此沉甸甸的分量。
在一次实兵演习中,我与张班长负责电子设备的维护保障工作。突然,“王凯,立刻断电!”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率先跑向机房,迅速拉闸断电,并启用备用发电机。
他手上操作不停,向我解释道:“发电机声响异常,我怀疑是风扇托架总成支架断裂。”此时已临近正午,机房在烈日的炙烤下犹如一个巨大的烤箱,我和班长在里面足足待了一个多小时。当发电机恢复运转时,我们的衣服已经被汗水完全浸透。正是因为张班长对线路的熟悉与敏锐的观察,我们成功化解了风险,我对班长的座右铭也理解愈深。
近年来,张俊武先后被评为“后装保障先进个人”“爱岗敬业标兵”,荣立一次三等功。他始终践行着自己“能吃苦、不怕烦、想得远、干在前”的十二字座右铭,也在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中将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成为我在水电维修岗位上不变的工作准则。
作者:王凯
整理:庞斯年
摄影:宋紫栋
责任编辑:亓少良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