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我带着儿子要出门(去舞蹈教室),我老爸随口问了一个问题:“你这么努力,是打算让孩子将来干舞蹈这行?”
“呵呵,不是。”
“那为什么还要去学呢?有什么用啊?!又不能提高学习成绩!”
我亲爱的老爸,您的小外孙学了好几年拉丁舞了,您老人家竟然还在问我这种问题,是不是想让我怒发冲冠、血溅当场啊?!
“如果一个人,连健康的身体都没有,那他的人生,有质量可言吗?!”
是的,我很坚持让孩子学跳舞,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身体,因为和我们这一代人相比,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缺乏运动的机会了。
对,我的儿子每周要上两次拉丁课,每次两个半小时,就是因为我的坚持。
孩子们在教室里跳舞,家长们就会在外面开启聊天模式。
很多人告诉我,到了小学六年级或者初中,他们的孩子就不会再来跳舞了。
为什么?呵呵,那还用说吗?
可是,即使这是一个大多数人的选择,也并不不意味着,这就是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啊!
如果我们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年轻人的身体素质,你猜会看到些什么?
另外一些事例,则更加触目惊心。
比如,已经逝去的女博士于娟。
这是于娟的临终遗言: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幼年丧母,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以后熬夜之前多想想这段话。”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活着就是王道”;
活着,是一件太美好的事,但大前提是,你得健康啊!
是的,如果有人为了所谓的学习成绩而要求你牺牲获得健康的机会,你要告诉他,这是一个最最愚蠢的决定!没有之一!
这就是一定要排在学习成绩之前的第一件事,健康的身体,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02
中国式思维的一个特点是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于是问题就来了,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为结果连想都不用想,“纵有千年铁门坎,终须一个土馒头!”
无论秦始皇,还是拿破仑,谁都没办法向天再借五百年!
我常常想起刚刚*的时候,一个极其坚定的无神论者,也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祈祷:神啊,只要我的孩子能健健康康地生下来,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你要什么,开个价儿吧!
我要帮助他获得幸福的一生,这就是一个母亲在孕育一个小生命时,几乎所有的、全部的愿望。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忘了。
幸福的一生,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书声琅琅的校园,是情窦初开的情思,是扬帆起航的征途,是酣畅淋漓的奋斗,也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弄儿床前戏”,也是“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再来看看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
一个孩子,为了考到上海最好的小学,当上所谓的牛蛙(牛娃),从三岁到六岁,没有任何玩耍的时间,超出年龄、超出负荷的学习和考试,最终,孩子因为巨大的压力出现了心理问题,患上了抽动症。
真正让孩子生病的,不仅是畸形的幼升小选拔,恐怕还有孩子家长畸形的教育理念吧?
为了上一所众人眼中的牛X小学,就要牺牲掉一个人最珍贵的童年?
幸福的一生,难道不应该包括一个快乐的童年?
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是,文章的结尾竟然是,全家人决定让妈妈和孩子投资移民,去西班牙读小学,而其他家人都留在国内!
老教授舍不得他的小外孙,但也无可奈何。
在这一家人的眼中,在亲情、健康、幸福等等因素和学习成绩之间,全家人再一次选择了学习成绩!
中国人喜欢说一个字:等。
这是一个常常在电视上播出的公益广告,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吧?
按说这个广告是为了歌颂母亲的无私奉献和伟大,我这个人不靠谱的一点就在于,品出了一股浓浓的苦味儿。
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结婚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有了小孩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的孩子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
按照这个逻辑,等到临死的那天,妈妈也享不到福啊!
更何况在这种价值观里,妈妈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她完全是为了别人而活,请问,她自己的人生去哪儿了呢?
人生是经不起等待的,当下是当下,未来是未来,每一刻都很珍贵,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敲门,谁知道?
就好像《红楼梦》里的李纨,好不容易熬到儿子贾兰长大成人金榜题名,自己也成了凤冠霞披的诰命夫人,还没来得及享福呢,挂了。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李纨的判词)曹雪芹这样写,也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请给他完整的幸福,包括一个再也无法重来的、珍贵无比的,童年。
03
有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没文化的流氓可以为祸的范围比较局限,有文化的可就不一样了,大概是这个道理吧?
就好像一个人爱贪点小便宜,问题还不大,偏偏他还才貌双全、权倾朝野,比如和珅,那他可就成了国之蛀虫、千古罪人了!
这样的人,如果学习成绩不好,会不会反而比较幸福?
在中国,很多孩子奋斗了十几年,就为了一件事:考上大学!
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活着?他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者是,他们为什么要考上大学?
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呢?
就好像很多中国的运动员,为了出成绩,牺牲了学业、牺牲了健康、牺牲了童年,退役之后才不过二十出头,可是他们得一切再从头开始,就跟重新投胎一样,难啊。
这样做,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即使是我自己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啊。
我老公的一个大学同学,家境真的是贫寒,真的是举全家之力供他上大学读书,结果呢,他沉迷游戏不去上课,由于挂科太多,大三时被劝退,不得不黯然离校。
我老公的两个高中同学也是如此,比前者幸运的是,这俩“大神”被劝退后仅仅复习了半年,竟然又双双考回了大学母校!
他叫张非,四川广安市岳池县人,曾4次参加高考,2次被清华大学录取(第一次因为挂科退学),1次被北京大学录取(也是挂科退学),1次被复旦大学录取(没去上,选择复读),因此被媒体称为“四川考霸”、“高考钉子户”。
学霸又怎样?考霸又怎样?有这功夫,你的同龄人都已经在职场奋斗多少年了?早就成家立业了吧?你又浪费了多少国家的教育资源,堵住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名校求学之路?
上大学,进名校,人生就真的进了保险箱,从此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了?
如果获得幸福的真谛如此明确、如此简单,那张非同学应该早就幸福的冒泡泡了吧?
发现没有,要是这样想,大体上就是个教科书级别的大傻X!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有一点是,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有可能和虚无的结局对抗,和琐碎的生活纠缠,在红尘中摸爬滚打,即使伤痕累累,在离开时也会眼含热泪:这世界我曾经来过!
人生嚎哭而来,理应欢笑而去啊!
找到你自己,这是第三件,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事!
愿你我,都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