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古文美是美,但终究不是现代孩子们最擅长的,毕竟我们都已经学了这么多年的白话文了,突然要回去学这么多古文,总归还是有些不适应。所以,语文改革引来了家长们的纷纷吐槽甚至怒批,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
就连一位陕西师范大学的教授就公开怒批语文教材的总编温儒敏教授: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却要求3年背诵72篇古文,你能背完吗?这显然不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而是买椟还珠!
有不少人表示不认同这次教育改革,他们认为背诵文言文、古诗词没有太大意义。
网友:不知道这些专家的眼光短浅,不让学生关注时事发表观点,反而去背生硬难懂的古文,有何意义?除了背诵能锻炼什么能力?现在的人说古文吗?
网友:我是一位退休中学语文教师,对中国教育改革并不十分认同。个人认为古文及唐诗宋词应该列为欣赏课,不必要求背诵,记什么通假字之类的,关键是要学生理解那种意境。
网友:语言是为了交流,古文确实很美。但现代人生活、科学研究都不可能用古文,过度强调古文,对国家文明发展并没有很大作用!
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英语都比学文言文有用。
网友:英语比文言文有用一万倍。别人理工科的程序员看的学的都是英文文档。
不过,也有人觉得学古文是很有意义的,只不过学习方法不是死记硬背。
就以上评论来说,我认为最过分就是那个说学英语都比学文言文强的网友,你应该不是中国人吧?古文可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载体,所有中国人都去学英语了,这意味着什么?还用多说吗?
语文到底重不重要?文言文到底重不重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分为王。加之,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语文既不重要,也不拉分,所以语文被冷落是必然。
没办法,不但学生懵懂无知,老师也不重视,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重理轻文”的环境下成长的。不但觉得语文不学也不会考得很烂,甚至觉得自己的母语还没有英语重要。
然而,语文其实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肯定不会拔尖。另外,你不学语文,如何去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难道用别国语言去理解?
此刻,肯定有人会说,即便语文重要,那学好白话文不就可以了,非要学古文?
那当然了。古文承载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而白话文才兴起于民国时期,时至今日也不过百年历史。
古文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典故、词汇及辞章,而白话文也源于文言文,而且它的辞章文法也从未脱离文言文。
古文和白话文的关系,就如同一对母子,一本一末。
若不重视甚至放弃古文,而只会使用“干瘪”的白话文,就等同于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