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深秋的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内飘出一阵米饭香。浑身血污的士兵们盯着锅里的糙米饭,喉咙滚动——这是他们死守仓库的第七天,也是最后一顿热食。
枪林弹雨中的"外卖"
"连长!有个丫头闯进来了!"哨兵话音未落,18岁的女童军杨惠敏已翻进仓库。她将浸透汗水的油布包层层解开,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赫然展开:"谢团长,上海市民都在对岸看着你们!"
八百壮士这才知道,四行仓库西墙的弹孔后,每晚都挤满举着望远镜的市民。有人发现旗杆上的秘密:杨惠敏竟将旗帜裹在内衣里,贴身泅渡苏州河!
八百人的"空城计"
谢晋元望着旗杆下堆积如山的日军尸体,突然大笑:"传令全军,今晚把最后半袋米都煮了!"炊烟升起时,日军阵地一片*动——他们以为仓库里还有充足补给。这出"空城计"让八百壮士多守了整整一夜,直到接到撤退命令。
残墙上的血字
当国际记者进入人去楼空的仓库,西墙上留着炭笔字迹:"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更令人震撼的是,厨房灶台里埋着二十八个铜板,压着张字条:"吃您半袋米,来日加倍还——八百孤军"。
这面沾着少女体温的旗帜,现藏于台北国军历史博物馆。四行仓库西墙的430个弹孔,至今仍在讲述这场"给全世界看的战斗"。当你在上海静安区高楼间看到那堵残墙,是否听见1937年的米香与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