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 1962年作 鹰石图(指画)
题山居图(四首)
士腴处处可桑麻,亦种棠梨与菊花。
三径久荒人迹少,孤松矮屋老夫家。
前溪木落已经秋,远浦斜阳霁色浮。
莫是富春长卷子,羊裘着我一扁舟。
性迁未惯逢迎事,地僻何劳长者车。
刚近小春寒已重,月明忙我种梅花。
本奴千树傲居官,有室能容膝便安。
花放千峰天欲紫,小窗胜捡旧书看。
梦渡黄河
时艰有忆田横士,诗绝弥怀敕勒歌。
为访幽燕屠狗辈,夜深风雪渡黄河。
丁丑冬避寇建德姜坞梦醒闻雨感别
闲情莫复问芭蕉,别后空山信寂寥。
梦醒一灯背欲炧,不眠如昨雨潇潇。
过桃源车中口占
春酽凝之薄笨车,黛螺山色岸眉斜。
桑麻鸡犬知如旧,一路红深魏晋花。
▲潘天寿 欲雪
渡湘水(二首)
岸天烟水绿粼粼,一桨飘然离乱身。
芳草满江歌采采,忧时为吊屈灵均。
风裳水佩想依稀,云影烟光落画旗。
谁问九疑青似昨,泪痕犹湿万花飞。
盘龙寺看梅(六首)
庚辰新春三日,游晋宁盘龙寺。
春回脚底气融融,拖杖闲游没定踪。
敢道穷山无异赏,不禁风雪上盘龙。
铁干轮囷尽十围,繁花天半与霞绯。
安禅倘有华光衲,钵底骊龙定欲飞。
佛尔如如老此山,天深万劫未曾闲。
花花已化身千亿,独领芳菲弹指间。
相看底事久踌躇,不耐娟娟云卷舒。
敢问当年何水部,清新诗格近何如?
无分枝北与枝南,人立东风已半酣。
谁与今宵花下饮,举头新月正初三。
游倦回车静掩扉,乡愁无奈梦依稀。
分明犹记西泠路,风月清华看鹤归。
▲潘天寿 秋意
雨中渡滇海(六首)
烟水微茫接太清,墨云冉冉和波生。
无端海底龙风发,吹我南飞一舸轻。
岸眉阵雨走飞军,天著羊欣白练裙。
但使横风吹不断,凭谁虎仆草奇文。
劫灰难遣古今平,汉武旌旗尚有声。
不道仍多遗恨在,久疏跨海制长鲸。
烟芜漠漠鹭鹚闲,避暑梁王久未还。
不见当年旧宫殿,篷窗惟有虎儿山。
七二峰峦已陆沉,梦中无复有岖嵚。
昆明池水具区水,莫问烟波何处深。
烽火连年涕泪多,十分残缺汉山河。
有谁便上昆阳道,细雨斜风吊郑和。
渡嘉陵(二首)
山色辉金兼映碧,水流怪石复崩滩。
李吴并世无双笔,坐我大同殿里看。
江涛终古挟云奔,一舸谁同祖逖论。
且为幽兰动桡楫,渝州灯火已黄昏。
▲潘天寿 竹石鸣蛙图
登天台莲华峰拜经台作(六首)
盲风拖得雨云开,莽莽万山天外来。
检点金瓯残缺甚,为兜大笠上高台。
极海波涛耐细听,重裘无碍酒初醒。
陡知绝顶临风立,百万峰峦为我青。
以我为峰未可非,歌声天姥听依稀。
不稽刘阮胡麻事,有忆长才李布衣。
寂寂禅心不动尘,风旛闲展石台春。
月华如雪空明夜,想见蒲团花雨匀。
碍眸烽火遍胡笳,无奈盘桓日已斜。
为问人天千万劫,忍将无语证莲花。
暮色沉沉脚底开,平铺无际上层嵬。
山僧语我晴能好,明日安排观海来。
高冠华自青木关来书,谓不日在陪都个展,因成四截张之,并以代简。
腊尽山城付索居,懒将钝眼辨虫鱼。
独欣高适真诗伯,一纸来书每起予。
笔从浑朴漏痕得,墨自淋漓元气传。
砚底天生古港水,迩来百丈发青莲。
赚得空山与水隈,老松疏竹复寒梅。
霜余雪后横斜好,径自青藤雪个来。
刘勰品文嵘品诗,味如醇酒与羊脂。
知能取代为形相,不羡声闻写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