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由秋到冬的过渡。
严霜过后,枫叶红,瓜菜甜,天地之间绽放出了最绚丽的风景。
40首霜降诗词,体味深秋斑斓之美。
1.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2.
唐·元稹《赋得九月尽》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3.
唐·韦建《泊舟盱眙》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4.
唐·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上苑繁霜降,*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5.
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6.
唐·白居易《谪居》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7.
唐·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8.
宋·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9.
宋·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其二》
蟋蟀感秋气,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丛折,寸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论。
不敢学蝴蝶,菊尽两翅翻。
虫冻不绝口,菊死不绝芬。
志士岂弃友,列女无两婚。
10.
宋·姜特立《偶题》
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
道心因老进,狂态逐时低。
11
宋·晁公溯《巴江》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山色不改碧,蓼花无数红。
木叶感湘浦,莼羹忆江东。
艰难志当壮,吾未怨途穷。
12.
宋·江定斋《列岫亭》
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13.
宋·陆游《霜降前四日颇寒》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14.
宋·陆游《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
四时气正无愆伏,比屋年丰有盖藏。
风色萧萧生麦陇,车声碌碌满鱼塘。
老夫亦与人同乐,醉倒何妨卧道傍。
15.
宋·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16.
金·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昔年今日度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
17.
元·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18.
元·徐贲《送张山人还天平》
几欲求田负旧盟,羡君西崦草堂成。
每缘种橘多开地,独为修琴始到城。
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馀生。
龙门林屋无多远,此去寻幽莫计程。
19.
明·郑茂《都门霜降日作》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20.
明·黄仲昭《立春日霜降草木皆白戏成》
残臈应随寒漏尽,新春又逐晓钟来。
天公似报春消息,乱剪琼花到处开。
21.
明·孙承恩《几月》
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
千林飞落叶,万户动疏砧。
憔悴潘郎鬓,低回宋玉心。
吟诗欲排闷,哀咏更难禁。
22.
明·何景明《迎霜降》
烈风扬云旗,鼓角悲广路。
庭前玉树枝,昨夜微霜度。
幽人蹑葛屦,出户履寒素。
胡当戒坚冰,及此岁将暮。
23.
明·王恭《题陈孟敷耕图》
野情鱼鸟边,孤兴寄秋田。
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
云根缃帙散,林杪桔槔悬。
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
24.
明·林光《潞河发舟》
尘埃清一雨,屈指问程期。
水急船流滑,天空鸟去迟。
寒催霜降节,兴负菊花诗。
拂袖翻然意,沙鸥恐未知。
25.
明·邓云霄《霜降日砍脍作三首 其一》
持竿坐石本忘机,笑尔溪鱼自献肥。
丝卷银鳞秋水冷,刀裁玉片晓霜飞。
挥杯遥酹青腰女,罢酌寒添白袷衣。
漫道莼鲈动乡思,宦游今见几人归?
26.
明·邓云霄《霜降日砍脍作三首 其二》
醉来万事不关情,颇爱盘堆雪脍清。
秋爽自宜尝俊味,朝餐兼得解馀酲。
钓鳌东海人难到,弹铗侯门世所轻。
那似严滩一竿竹,寒江长映客星明。
27.
明·邓云霄《霜降日砍脍作三首 其三》
快心何必荐江鲜,感物悲秋意惘然。
人羡嘉鱼鱼羡饵,霜催寒水水催年。
已看野鹤如疏鬓,且与渔郎结净缘。
寄语白龙莫轻出,抱珠潭底且高眠。
28.
明·邓云霄《霜降夜宿邻仙楼读李长度寄怀诗赋酬》
严城吹角报霜天,雁足谁将锦字传?
江上寒潮通紫水,梁间落月忆青莲。
星文闪烁双龙动,夜色凄清一榻悬。
宛在歌残人不远,小楼元是号邻仙。
29.
明·朱朴《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
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
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30.
明·沈守正《霜降前一日怀休仲》
去年今日浮黄河,今日今年山之阿。
白露瀼瀼惊作客,红林䬃䬃竞辞柯。
节近重阳多慷慨,天高落日满烟萝。
美人不来三径暮,明月如弓愁奈何。
31.
明·徐士俊《百字令·再次坡公韵,檃括后赤壁赋》
雪堂间步,正露寒霜降,兴怀时物。有酒无殽谋及妇,重复追寻赤壁。月小山高,断崖千尺,乱石堆成雪。几何光景,竟非前度英杰。
且自危步巉岩,划然长啸,草木悲声发。虎豹虬龙攀欲堕,谁问冯夷兴灭。更放中流,寂寥四顾,满目烟如发。何来鹤翅,临皋梦破残月。
32.
清·李英《霜降日同冯欧诸君子登西台》
海燕回,塞鸿来。
千山丛桂发,三径菊花开。
逸客招携频载酒,联镳乘兴共登台。
33.
清·沈德潜《吴江道中》
烟里鸣柔橹,舟行趁蚤潮。
湖宽云作岸,邑小市侵桥。
野雁藏芦叶,溪鱼上柳条。
那堪霜降后,枫落正萧萧。
34.
清·屈大均《田尾村居》
葛蔓滋三径,榕阴蔽数家。
农收霜降稻,圃落小寒瓜。
鱼戏流云乱,蝉嘶落日斜。
杖藜无事极,吟绕未开花。
35.
清·屈大均《九月望后梅已数花先黄菊而发喜赋》
霜降初寒即吐花,不教黄菊擅陶家。
篱边秋色兼春色,别作幽人一岁华。
36.
清·郑茂《都门霜降日作》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37.
清·彭孙遹《九日同诸兄弟醵饮时霜降前一日也》
九日开樽兴未阑,登楼莫复怅盘桓。
己看黄叶惊秋老,渐觉繁霜逼岁寒。
王粲悲歌愁愈剧,杨凭得句夜先残。
独怜迟暮逢摇落,空对黄花拥箨冠。
38.
清·彭孙贻《霜降前夕逢重九同诸弟醵饮》
倦游风雨若为欢,丛菊芳樽坐夜阑。
自有白衣传酒至,不愁青女降霜寒。
孤花老圃柴门冷,大卤高天海色残。
遍插茱萸伤短鬓,沉吟今日向君看。
39.
清·朱景英《过耆阇寺》
黄叶声中蜡屐双,来寻初地背秋江。
穿蹊诘曲行香篆,隔树微茫见佛幢。
西笑人回尘堁梦,南朝僧老雪霜降。
六时钟磬三生路,趁听松关雨后淙。
40.
清·黎简《答内人问》
芙蓉花尽碧云残,水阔天高漠漠寒。
昨夜城楼秋月好,大江风露我衣单。
万松浩荡平吹海,三浪噌吰立作滩。
种竹初成已霜降,聊同身世报平安。
41.
清·黄琬璚《如梦令》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42.
清·钟蕴《鹊踏枝·游园》
眼见秋来秋已尽。红蓼开残,秋也无光景。竹外渔歌低自应。一溪落日平如镜。
薄暮轻寒霜降近。斗草篱边,翠色看犹嫩。怪煞主人常抱病。从教芜秽黄花径。
43.
清·余一鳌《菩萨蛮八首 其一》
宵来不觉清霜降,燕巢冷落乌衣巷。屏上斗寒图,芦汀一雁孤。
当年歌舞地,花里逢君醉。别梦忆潇湘,潇湘非故乡。
44.
清·查慎行《蓦山溪·玉沙署庭有菊数本,课仆除草,编篱以护之。亦知花时未必留赏,聊以习奴辈之勤尔》
阶除荒菊,刈草还成圃。天意却如人,便添洒、夜来疏雨。竹阑干外,翠色晓葱笼,秋未老,露初浓,谁识栽培苦。
年年九日,篱下曾期汝。抛却故园丛,又坐阅、岁时荆楚。西风有信,独客去无程,霜降后,雁来时,自有黄花主。
45.
清·凌廷堪《齐天乐·霜降鱼 即吹沙鱼产海上者,入秋最肥美,又名沙洸鱼》
秋深潦尽清霜下,沙头卖鱼人到。织苇盛来,编蒲裹去,入市偏宜侵晓。山厨最好。便盐豉轻加,笋菹微芼。午酌茅檐,一盂麦饭为卿饱。
江鳊河鲤自美,此中含别趣,难与相较。沮洳无嫌,鳞鬐可辨,远胜侯生垂钓。苔矶漫扫。又何羡临渊,老饕贻笑。散步前溪,静看穿翠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