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元·清珙《山居》
过去之事,如烟云消散,不必再执念于心,再为之忧伤;
未来之事,如雾里看花,难以预料,亦不必过度思量,提前为其担忧。
唯有把握当下,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方为人生之要义。
智者不溺于已逝之波,亦不困于未至之风,只在梅子黄时,细嗅枝头清芬。
当下是一枚熟透的梅,酸甜自知;是一树盛开的枙,香远益清。
烹茶听雨,扫叶观云,皆可成诗。
昨日之悔如露消散,明日之忧若烟飘渺,唯有此刻檐角滴落的雨声,真实地叩击着青石。
莫问春秋几度,且看梅枙交映处,光阴正酿成琥珀。
—【13】—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释怀深《退步·其二》
万事纷扰,若以退步之心观之,则皆成浮云。
退步非怯懦,乃大智之举,而是将红尘万丈归还给红尘。
卸下冠冕,散开发髻,从此孤云不系南北,野鹤无拘西东,自由自在,此乃人生之至高境界。
松风十里,时来时往,恰似人生之起伏跌宕;笑揖峰头月一轮,则是吾心之豁达与超脱。
世人争渡名利海,他却独钓寒江雪。
峰顶长笑,惊起林间宿鸟,振翅声里抖落半生尘埃。
所谓自由,不在身无枷锁,而在心无挂碍。
偶遇樵夫问路,只指白云深处;夜半对月举杯,邀饮三千星辰。
松涛如梵音,月色似故人,此身虽在人间,魂魄已游太虚。
修行的路,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清明,不在于追求名利和外在的虚华。
—【14】—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
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宋·释志璇《偈五首·其四》
在声色犬马之场合,世人皆易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若能在喧嚣中闭目睡眠,真正的修行者,是能够在动荡与危机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即使于险恶间趺坐,虎啸狼嚎里,禅者也能安然入定,则无物可扰其心,无事可乱其志。
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此乃修行之至高境界,亦是心性之极致体现。
竹影婆娑扫石阶,尘埃不起,因心本无染;月光直透寒潭底,水面无痕,因性本空明。
最深的禅定,不在蒲团之上,而在红尘烈焰中淬炼出的金刚心。
游戏生死,如稚子逐蝶;笑对无常,似老僧观棋。纵使身处阿鼻,亦能步步生莲。
—【15】—
月落庵前梦未回,松间无限鸟声催。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
——宋·饶节《晚起》
残月西沉,草庵檐角还悬着半缕清梦,松林间的雀鸟已催人醒。
山僧拥衾未起,枕畔犹存夜雨敲窗的余韵,而柴门外,野芹花悄然绽破薄雾。
春色何需世人追捧?一朵无名小花,自有彩蝶来赴前世的约。
石径寂寂,不碍幽芳暗度;茅檐简朴,无妨清风叩门。
最深的诗意,往往藏在无人注目的角落;
腐木生芝,断崖吐兰,皆是对天地的无声礼赞。
莫叹知音稀,且看蝶翅轻颤处,春光正与野花共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