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故事简短,背水一战历史故事简短100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4 21:52:20

公元前204年秋,太行山脉东麓,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正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进。士兵们穿着简陋的皮甲,手持长戟,脸上写满了疲惫与不安。这是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率领的部队,奉命北上攻打赵国。

背水一战故事简短,背水一战历史故事简短100字(1)

"将军,探马来报,赵王歇和成安君陈馀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严阵以待。"副将张苍擦着额头的汗水报告。

韩信骑在战马上,神色平静。他三十出头,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二十万对三万..."他轻声自语,嘴角却浮现一丝笑意。

当夜,汉军在距井陉口三十里处扎营。军帐中,将领们围着地图争论不休。

"将军,敌众我寡,不如暂时撤退,等汉王增援再说。"一位裨将提议。

韩信摇头:"赵军已占据有利地形,若撤退,必遭追击。我军多为新兵,一旦溃退,将全军覆没。"

他指向地图上的一条河流:"明日我军在此列阵。"

众将哗然。那条河位于汉军背后,意味着一旦开战,他们将无路可退。

"这...这违背兵法常理啊!"张苍惊呼,"《孙子兵法》说'右背山陵,前左水泽',将军却要背水列阵?"

韩信笑而不答,只是下令:"派两千轻骑兵,每人持一面赤旗,从小路隐蔽到赵军大营附近的山上埋伏。待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我军时,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旗,全部换上汉军赤旗。"

次日拂晓,汉军开拔。当队伍行进到绵蔓水东岸时,韩信突然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在此列阵”

背水一战故事简短,背水一战历史故事简短100字(2)

士兵们面面相觑,但军令如山。三万汉军在河边排开阵势,背后是湍急的河流,面前是即将到来的二十万赵军。

远处尘土飞扬,赵军如潮水般涌来。成安君陈馀站在战车上眺望汉军阵型,不禁大笑:"韩信徒有虚名!竟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阵。今日必叫他全军覆没!"

赵军副将李左车却皱眉道:"韩信多谋,恐有诈。不如先固守营寨..."

"区区三万新兵,何足挂齿!"陈馀打断他,"传令全军出击,一举歼灭汉军!"

战鼓擂动,二十万赵军呐喊着冲向汉军阵地。韩信见敌军逼近,命令打出大将旗号,亲自擂鼓助威。汉军士兵见主帅身先士卒,又知背后是河无路可退,个个拼死奋战。

激战一个时辰后,韩信突然下令:"佯装败退,丢弃鼓旗!"

汉军故作慌乱,纷纷丢弃军旗战鼓,向河岸撤退。赵军见状大喜,以为汉军溃败,全军离开营垒追击,争抢汉军丢弃的旗鼓。

就在此时,埋伏在山上的两千汉军轻骑兵如猛虎下山,冲入空虚无人的赵军大营,迅速拔掉所有赵旗,换上了汉军赤旗。

河边战场上,退至水边的汉军已无路可退。韩信站在一块高石上大喊:"前有强敌,后有大河,唯有死战方有生机!"

绝境中的汉军爆发出惊人战力,士兵们怒吼着反身*向追来的赵军。赵军没料到"溃败"的汉军突然如此勇猛,攻势为之一滞。

这时,有赵兵回头望去,惊骇地发现自家大营插满了汉军红旗。"大营失守了!"惊恐的喊声迅速蔓延。赵军顿时军心大乱,以为主帅已被擒*。

"*啊!"韩信挥剑高呼。汉军趁势反攻,而埋伏的轻骑兵也从赵军背后*来。赵军腹背受敌,二十万大军顷刻崩溃,士兵自相践踏,死伤无数。陈馀在乱军中被*,赵王歇狼狈逃窜。

战后,汉军将领齐聚韩信帐中。张苍仍不敢相信这场奇迹般的胜利:"将军,今日之胜实在匪夷所思。背水列阵明明是兵家大忌,为何..."

韩信笑道:"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军多为新募之兵,未经严格训练。若按常规布阵,一旦受挫必然溃散。唯有置于死地,才能使他们人自为战,以一当十。"

众将叹服。这一战,韩信以三万新兵大破二十万赵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战"经典战例。消息传至咸阳,刘邦大喜,立即封韩信为相国,从此汉军在北方的局势彻底扭转。

井陉口之战后,人们常在绵蔓水边指点当年战场,讲述韩信如何打破常规,以少胜多。"背水一战"也成为后世形容在绝境中奋起拼搏的经典典故,流传两千余年而不衰。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