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1618-1664) 本姓杨,名爱,字蘼芜,又有影怜、云娟等别名,改姓柳,名是,又名隐,字如是,号我闻室主人,人称河东君。嘉兴人。明末名妓。幼年为盛泽徐氏养女,后入吴江故相周道登家为侍婢。继为盛泽归家院妓,交陈子龙,欲托身而未能。
崇祯十三年,男装访钱谦益。次年,嫁谦益。南明亡,劝谦益殉国,不能从。入清,传有密谋复明之举。谦益死,族人要挟索舍,竟自缢死。有《河东君集》。
予论此闺阁诸名家诗,必以河东为首。“花非花,雾非雾”,不足为其轻盈也。“玉佩来美人,朱弦弹绿绮”,不足为其和丽也。“秋菊有佳色,兰草自然香”,不足为其芳韵也。“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不足为其清遥也。“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清霜欲堕时”,不足为其幽怨怡怅也。
盖闲情澹致,风度天然,尽洗铅华,独标素质。而又日侍*雅钜公,扬扢古今,吐纳珠玉,宜其遗众独立,令粉黛无色尔尔。岂止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而已哉!香山之樊素,东坡之朝云,得所依矣。然读“春随樊素一时归”与《六如塔铭》,辄为黯然魂消。且不闻二姬当日以红香视草,素粉题笺,见重二公也。河东之遇,俪于二姬,而才复远过焉。
西湖八绝句 其一 明末清初 · 柳是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首句三个实物以方位组合,营造一幅画面。次句由此生发,莺阁残枝铺垫引出未思逢的情绪。
第三句以“大抵”的猜测思维转折,即大概的意思。点明地点与时间。为何大概西泠寒食路呢?一句话不说完,引起读者好奇。第四句回应“桃花得气美人中”,这句初读感觉非常绮丽,但是仔细回品,却感觉越读越耐嚼,所谓咀英不外如是。主要在于"桃花“与”美人中“经过”得气“二字的组合,内涵很大,故此给本句以内在张力与空间。
其二
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
明月乍移新叶冷,啼痕只在子规西。
首句即直指人心。”红泪“与”青溪“形成鲜明的色彩视觉撞击,拟人化的红色落花,与无情的青溪水东流,再辅以”年年“,只此一句,本诗已然足以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后三句只为此句进行描写,中规中矩。三四句也刻画的非常幽冷凄清。
其三
湘弦瑟瑟琐青梅,些是香销风雨嵬。
无数红兰向身泻,谁知多折不能回。
前二句写风雨中的青梅,其实是为三四句铺垫。三四句看似写红兰多折不能回,或是暗喻红兰虽好,但风雨中容易凋谢。其实,这三四句如此写法,反过来的是围绕一二句的”青梅“而说的。红兰开花虽好,但是不耐风雨。而青梅虽然些是香销,但是我总是结子了。或许,此首诗言外之意,即是柳如是本人的一些心声。
此首七绝看似二四句文字过于简单直白,但在结构上回环相扣,故此亦属可以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