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致
致的右边,我们叫反文旁的,但是你看大篆的这个致的反文旁,和前面我们讲过的秋收冬藏的收的右边的反文旁是不是不一样?这两个确实是不一样的,在古代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收的这个反文旁是编为攴(po)字旁的,而致的这个反文旁是编为夂(dong)字旁的,就是我们讲秋收冬藏的冬上面这个,所以有终了、最终的意思。另外一个解释是:这个反文旁比较像双人旁对不对?就是人的两个小腿迈开的样子,用来表示走到了的意思。
而左边的至,上面是一个箭头,然后下面这个土呢,是指命中目标。这个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也有到达、达成的意思的意思。
致,意思是把东西送到了。比如以后你们要是写信,正文写完了最后要另起一行写:“此致”,两层意思,一个表示说我的话到这儿了,一个表示把我的话都送达到给你了。还有致意、致礼、致歉。
延伸为招引、达到什么结果的意思,比如导致、招致、伤人致残等。
4 雨
雨这个字就很一目了然了,上面一横加一框,像天,也像天这个字,然后下面一点一点好多点,大篆则直接给写成了“水”。这就是天在下雨了。
雨字旁很重要,很多和和天空的水气变幻有关的现象的汉字都加个“雨”旁,比如我们前面学过的云,最开始没有雨,后来加了雨旁。还有雷、电、雪还有后面我们要学到的露和霜,都是这样。
这种分类是从小篆开始的,这个也标志着从小篆的时代也就是东周战国时期至今两千五百年前开始,我们的汉字不仅从书写开始进入规范化,从归类分类上也开始普遍规范化了,并由此延伸产生了很多新的汉字出来。
云腾致雨,就是云气升腾变幻(我们看这个像棒棒糖的云字,如果从下向上画上来,就好像一个水气升腾的过程),最终变成了雨水落下。
【露结为霜】
1 露
上面是雨水,前边讲过了,很多跟云气天象有关的字都用这个偏旁。下面是路边的路。一看到这个字,就想到清晨的时候,在路边看到小草叶子上凝结的露珠。所以呢,这个路,同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露,地面上的水气凝结为水珠。大自然有很多这种凝结水珠的现象,比如我们闽南煮东西很喜欢加一种调味,叫鱼露。还有松露、甘露等等。
那露这个路边、野外的意思,也延伸为暴露、露出来的这层意思。比如夏天的晚上,我们可以去海边露营。还有哪一天,我们可以到外面上课,这叫露天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