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以来
新区各学校陆续进入开学季
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纷纷走进新校园
开始适应军训和远离父母的生活
相比于整个暑假的宁静
已经开学的校园
一下子热闹起来
... ...
“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了,有点儿紧张又十分期待。”来自湖北的大连民族大学大一新生郭阳说出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日前,记者深入各学校,对新生开学后的住校生活进行了探访。
高一新生头一次住校 孩子成长家长不淡定
金州高级中学高一新生小丽告诉记者,刚开学的一周时间,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适应,一遇任何问题都会给父母打电话,寻求帮助。但是后来,小丽渐渐觉得应该学会独立,自己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军训过后,小丽给父母打电话寻求帮助的次数也少了,所有生活和学习中的事都能得心应手,还能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住校以后,和许多同学共同生活、一起学习,这也要求我要学会与别人更好地相处和交流,这样才能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小丽相信,自己在一段住校生活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完全独立懂事的高中生。
“高中的住校生活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虽然我十分想让孩子独立,但孩子从未住过校,我有点不放心,这是做父母的通病吧。”高一新生家长李朝红对记者说。相比之下,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头一次住校表示了担忧。“我女儿住六人寝室不知道适不适应?我要不要给她铺个床单?”“孩子睡上铺不太安全吧?”“寝室里有没有蚊子,孩子被咬了怎么办?”……儿子在开发区第八中学读高一的新生家长董秀燕告诉记者,她从儿子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开始,就有点焦虑。前段时间,她向不少“过来人”打听起了高一生活。“我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自理问题。”董秀燕的儿子从小在奶奶的陪伴和呵护下长大,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低。董秀燕坦言,当初选择让孩子住校,也是为了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过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各种担忧席卷而来,她特别想代替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大一新生想得周到 寄行李带特产到校
相比就读高中,更多的大一新生则要远离家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以往新生和家长拎着大包小包到校报到的情况不同的是,今年的大一新生大多选择邮寄行李、轻装报到。“我是从湖南过来的,因为北方的天气比较冷,所以我柜子里大部分都是衣服。”大连民族大学的新生小张指着自己的衣柜对记者说。开学报到当天,他拎着一个拉杆箱,箱子里基本装的都是书和日常换洗衣物,而冬季衣服和生活用品则是通过快递邮寄到校。在大连大学,来自安徽的小闫情况类似,也是由于怕冷而带了足够多的衣服,再加上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塞满整个衣柜。而一些同学担心睡不惯学校的被褥,还特意从家里快递了一套过来。“我知道学校会发被褥,但听说比较薄,担心睡不惯就带了自己的。”一位来自通辽的女生说。
此外,还有新生将家乡的特产带来与室友分享。在大连民族大学,来自内蒙古的小颖就带了一些牛肉干和奶制品。她说,“爸爸妈妈怕我会想家,就给我带了家乡的特产,让我随时都能不忘家乡的味道,还可以分享给舍友,增进感情。”来自天津的一位女生带了麻花过来,“我其实不怎么爱吃,但毕竟是特产,所以想带给室友尝尝。”
小编有话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恨不得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作为父母也应该认识到:一个在温室里受到百般呵护的孩子,只会成长为一名巨婴;只有让孩子去经历风雨,才会成长为社会栋梁!所以,父母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自立,才是对他们最大的爱!
记者:吴肖 摄影记者:王洋
金普新区融媒体编辑:刘小渔 王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