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方冬天的作文300字,描写冬天的作文300字6年级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4-28 11:19:33

我喜欢北方的冬天——赵金海散文、随笔集(二)连载之十

(接上集)

肯定

肯定这个词,常见于领导到一个地方或单位检查工作,都要对这个地方或单位的工作给予肯定,这好像是个惯例,也是官场的一个潜规则。

近日,和一位退下来的老领导聊天,他说,在官场,在工作上,其实没有多少有用的话要说,没用的话、官话、套话,反而得多说、必须说。比如说,到一个地方或单位去检查工作,下边的辛辛苦苦准备,陪你看、陪你吃,你不肯定、不表扬,情理上说不过去。有时候,也确实在下边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该指出来,但碍于情面,还是好话多说,肯定的话多说,大家心知肚明,哈哈一笑。

2016年11月28日

狼,也是狠着的!

20世纪60年代,*号召“抓革命、促生产”。 一次县里开会,一位公社*作典型发言。这位*是工农干部,文化不高,讲话、念文件常有错别字。他的发言,大大的嗓门,说:“我们响应*号召,要狼(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坐在一旁的一位领导听到他念了错别字,就小声提醒他说:“不是狼抓革命,是狠抓革命”。这位*虽然识字不多,但头脑灵活,反应敏捷。他说:“狼,也是狠着的”。

2017年1月2日

牢*太盛防肠断,看看光棍老哥俩

看了著名作家王矿清拍的“光棍哥俩捡废品迎新年”的照片, 使我想到了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官不小、钱不少,吃的不错、穿得挺好,就是牢*断不了”。 在他的心里,总觉得“领导对不住他,单位亏欠他,职务提的慢,待遇给的少”。看看这老哥俩,是不是牢*就少了。

2017年1月2日

老伴不离缝纫机

夜里10点多了,老伴还戴着花镜, 脚踏缝纫机,缝缝补补。

我看着运转灵活,还像新买的一样的缝纫机问老伴:“咱这台缝纫机多少年了”?老伴说:“1978年买的,38年了”。

老伴不仅省俭,而且手巧。自从有了这台缝纫机,就成了老伴的好帮手。孩子们小的时候,她把大孩子的衣服,拆洗干净,剪裁合适,让小孩子穿。孩子们大了以后,她把孩子们不穿的衣服,改一改,大人穿。

老伴离不开缝纫机,她对缝纫机也很爱惜,不仅使用时轻拿轻放,而且使用完了也不忘保养、维护,常常擦拭、上油,机器很少出故障。

2016年12月14日《精彩鸡泽》《美文赏析》

老房东和他的老母鸡

我在鸡泽城隍公社工作时,住在东柳村,50多岁的房东田二伏是个老党员、老队长、老好人。

老田单身一人,一只老母鸡养了24年。这只老母鸡,是他老母亲在世时开始养的,他老母亲不在了,他接着养,因为一直在这个院住,老母鸡熟悉这个院子的环境,墙头不高,它也不往外飞;有时敞开着街门,它也不出去。

老母鸡年龄大了,和主家相处久了,也好像有了感情。老田下地出门,收工回家,老母鸡都要仰起头,咯嗒、咯嗒叫几声。老田撒一把玉米粒喂喂它,他也会咯嗒、咯嗒叫几声。

老田自己过日子,生活很清苦,窝头就咸菜是家常便饭。多亏老母鸡还能下蛋,老田最奢侈的饭,就是吃个咸菜炒鸡蛋,或者葱花炒鸡蛋。我在他家住,有时没地方吃饭了,他就拿两个鸡蛋,有葱,就做个葱花炒鸡蛋;没有葱,就做个咸菜炒鸡蛋,吃个窝头 ,粗茶淡饭,好吃方便。

2017年1月25日

老杨仙

很久以前,我们“一溜村”有棵老杨树。老人们说,老杨树高十几丈,几个大人搂不住。南北18里,东西18里,不仅都能看到雾腾腾的老杨树,刮风时还能听到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响声。可惜,日本鬼子来了,把那棵长了不知道多少辈子的老杨树砍去修了炮楼。现在这棵杨树是在老根上又长出来的。70多年过去了,新生的杨树已有3个人合抱那么粗了。

老百姓过时光,图的就是平安。日本鬼子砍倒的那棵老杨树有“仙气”,人们就相信, 新生的老杨树也是有“仙气”的,有求必应,心诚则灵。虔诚的人们在老杨树上挂起了红绸布,树下建起了杨仙庙。逢年过节,方圆十几里,二三十里的人们来杨仙庙烧香、磕头、放鞭炮。这些年,有钱的人多,人们在春节期间,在杨仙庙前放炮许愿、还愿,讨吉利。有些做买卖发财的,还要点长鞭、放烟火。每年的除夕夜和年初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昼夜不停,庙前空地上炮皮、纸屑能堆上厚厚的一层。

2017年1月27日

老主任高宝玺

高宝玺(网名:鲁汉),原河北电台记者部主任,老家山东茌平。

高主任今年75岁。他参加工作时,在邢台一个企业当工人。他聪明,爱学习,后来在企业做宣传,在邢台地委宣传部新闻科当干事,在河北电台邢台记者站当记者、记者部当主任,处级干部,高级编辑。

高主任兄弟三个,他是老二。他退休后,把老父亲从山东老家接到石家庄。老父亲住不惯楼房,他在石家庄郊外买了一处平房小院,和老父亲一块儿居住,把90多岁的老父亲伺候到终。

高主任说,他是在老家坐着花轿娶的媳妇。现在,高主任在北海买了房子,和老伴在北海居住。

高主任身材高大,为人豪爽、义气,办事公道、正派,山东人的性格,是我敬重的一位老领导。

高主任喜欢运动,爱好摄影,喜欢写诗。他常常骑一单车行走野外,借景抒情,写了不少寓意很好,韵律很美的诗。

2017年1月29日

领导念个错别字很正常

某一位省领导把“滇”字念成了“镇”,一字之错,舆论很多。我说一件事,你就知道这事儿很正常,不奇怪。

我熟悉的一位老领导工作细致、认真,退下来后还很关心时事政治。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说昨晚省电视台报道了省里一个会议,我没有全看,你知道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吗?我说,我没看电视新闻,也不知道,明天上了班,我在网上查一查,告诉您。第二天上班后,我还没来得及上网查信息,他就打来了电话。他说:“昨天开会,我在电视上看到是我认识的一个熟人讲的话,我问他,你昨天在那个会上讲的啥?他说,老领导,你还不知道,一天说不清开几个会,下边写了稿,我就念一念,讲的啥,我也忘了。他讲得啥也不知道了,你还是上网给我查一查,告诉我吧”!

当领导的,跑片开会,跑片讲话,跑片喝酒,跑片应酬是常事。当领导的都忙,下边写了稿,顾不上看,正常的事儿。跑片总比“断片”好!

2016年1月6日

令人太忧虑

78岁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近年来对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做了不少研究,写了不少文章。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对周本顺印象太深刻。他住高级别墅,请厨师、保姆花那么多钱,那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啊!当时,他在河北省委常委生活会上讲得那么好,背后却这么腐化,太震惊了,对我触动非常大。说明我们个别高级干部素质太差,真令人不安,令人太忧虑!

周老总编说了一句素质太差,这句话用在周本顺身上恰如其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可以想象,周本顺这个人素质太差,可不是他当了高级干部才差的,过去一定是个见风使舵、投机钻营、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的人,一旦条件成熟,环境适应,就暴露出了他素质太差的本质。

2016年11月5日

埋怨没用

夜,霾很重。街头,牢*声多,埋怨声多。我边走边想,溜了几句话:

空气不好了,政府有啥法。

不要多埋怨,不要发牢*。

有了西北风,雾霾就没了。

维护好环境,人人有责任。

2016年12月18日

霾也能提高知名度?

来到外地,听新闻,一说重污染,雾霾天,离不开河北南部, 离不开邢台和邯郸。一说是河北的,邯郸的,人家会惊讶地说: “啊!可知道,可知道,那里的雾霾太厉害,好可怕!”

我说:“不可怕,不可怕,习惯了也没啥,也不都是雾霾天,好天气也不少,政府劲儿不小,以后就好了,邯郸还是个好地方,欢迎但到我们邯郸来。”

2017年1月24日

没了信仰真可怕

原巨鹿县委*王**,党校学历,33岁提副县,39岁当县长,48岁当*。人心不足,官迷心窍,为了当副厅,给市委*送了230万。事没办成,反目成仇,他告了市委*,双双判了刑。

除了升官还想啥,没了信仰真可怕!有一个地方的*、市长遭了枪击,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为什么当官的受了伤,老百姓不同情?看看王**之流*这些事儿,怎么让老百姓敬重你?原来你们就是这样花钱当的官,还在台上讲廉政,你就不脸红?

2017年1月16日

你还想咋着?

今天下午有点儿闲暇,我想到了一个小题目,就在手机上指指点点地写起来。

天快黑了,老伴说:“饭好了,吃饭吧。”老伴端上饭菜,我一边吃,一边想,有人给你做饭,有人给你端饭,有人给你刷碗,有人给你洗筷,你还想咋着?

过去的这些年,我的老母亲病卧在床,要洗、要涮,要做饭、要喂饭,老伴还得给姑娘带孩子,我只得自己回老家照顾老母亲,每次给老娘喂了饭,收拾停当,我还得给自己做点儿饭,你一步不动,生的也熟不了,饭也吃不了。现在,你不用跑,不用动,老伴问你想吃啥,有汤、有水热乎乎,包你吃得挺舒服!

不比不知道,理怕反着想。你说,你还想咋着!

2017年2月24日

你叫老百姓说你个啥?

报道说,邯郸市信访局干部李*,借调国家信访局,伙同他人, 接访时不录入电脑,不向地方交办,不向地方转送信访件,减少邯郸信访数量,收受各县销号好处226.8万元,李*分赃30万元,李*被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

有权的贪,没权的也要想法儿贪。上访是因为有冤屈,想到北京找“青天”,想找领导说个理儿,你收了钱,销了号,老百

姓的问题没人管,你叫老百姓说你个啥?

2017年1月25日

你又说对了!

今天中午,老伴说:“吃啥饭。”我说:“你是一把手,你说吧。”老伴说:“吃面条吧?”我说:“你又说对了,好,吃面条!”

你说对了;你说得很对;好,按你说的办!这句听起来很随和的一句话,不是无原则的哼哼哈哈,而是人与人交往中的说话艺术。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多少大事,也没有多少原则问题,而更多的日常琐碎的小事儿。比如,吃啥饭了,买啥日常用品了,谁去接送孩子的了,商商量量就能办,不用你争我强,吵吵嚷嚷。

在实际工作中,大凡有水平的领导干部,他和同事和下级谈工作,也常会听到“你说的意见很好”,“就按你说的办”等尊重同事,尊重下级的话语。有时,即便要修改你的意见,或否定你的意见,他也会很婉转地说,“你的意见很好,是不是这样更好啊?”他也不会直接把你的意见推翻,或否定。

2016年12月10日

(未完待续)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