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

首页 > 疾病 > 作者:YD1662022-12-03 09:59:25

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1)

  算算已三年。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病毒仍在肆虐,上海让人焦虑。

  但更让人焦虑的是,疫情何时是个头?回顾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三大疫情,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01】

  人类历史上,曾多次爆发过大瘟疫。

  其中,最神秘也最致命的一次,要数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

  这次疫情,属于标准的境外输入。它是由远征的十字军(另一说是热那亚商人),于1347年带回欧洲。

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2)

  意大利地处咽喉要道,最先中招,随后一路北上西进东扩,波及了西欧、北欧,乃至俄罗斯。

  由于传播迅速,致死率高,从1347年到1353年,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梦魇之中。

  有超过7000万人,在这场疫情中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上。

  患者的胳膊、大腿等处,会出现黑色的疱疹,大多数人在3天之内暴毙,因此得了一个“黑死病”的称谓,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曾记录下当时的惨状:

  大街上,不时有人倒下,并死去。独居的人,直到尸体发臭,才被人发现。市政的运尸车,没日没夜将尸体拉到城外。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疫情发生的原因,尝试了很多疗法,包括放血、排汗、催吐,甚至是灼烧淋巴肿块,都无济于事。

  它给欧洲留下的创伤,何止一代。

  直到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才发现了罪魁祸首是鼠疫杆菌,证实黑死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老鼠和跳蚤。

  在维基百科上,黑死病由于致死人数多,被排在人类史上最致命的疫情之首。

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3)

  在致命疫情的榜单上,第二个熟悉的名字是天花。

  提起天花,中国人并不陌生。这种传染病,曾在清朝肆虐300年,顺治皇帝据传死于天花,而根据同治皇帝的脉案与症状记载,可以清晰地确诊为天花病例。

  在清朝皇室,天花带来了一个幸存者偏差。因为是得过天花,拥有免疫力的“熟身”,爱新觉罗·玄烨获得了继承皇位的最强竞争力。无意之中,成就了一代雄主。

  这种古老的病毒,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埃及木乃伊。后传入欧洲,并在罗马帝国时期大爆发。

  由于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唾液、飞沫传播,天花的传染性很强。患者身上会出现很多斑点,并逐渐蔓延至全身,直到全身溃烂而死。

  人类对于天花病毒最恐怖的记忆之一,来自印第安人。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3000万印第安人。短短一百年后,只剩下不到100万人。

  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殖民者和他们散播到美洲的天花病毒。

  天花肆虐人间数千年,夺走了数亿人的生命。当人们还在为天花提心吊胆时,1918年大流感又一次将人类推向黑暗。

  关于这次流感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最早记录在案的“0号病例”,发生在1918年2月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里。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正鏖。由于前方战事吃紧,美国政府选择封锁消息。20万美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源源不断运往欧洲。

  病毒也随着开始蔓延。4月,法国,5月,英国……再然后,是整个欧洲大陆。

  在幽灵般的病毒面前,人类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根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三年时间,全球至少有5000万人死亡,该数字大大超过一战带来的伤亡。而当时,全球总人口也才17亿。

  比起中古时代,20世纪的欧洲公共卫生体系已经大大进步,但面对流感病毒,仍然惨遭击穿。

  许多国家和城市,医疗体系崩溃,丧葬系统瘫痪,生者无床位、逝者无棺材。大量的逝者,如同泥土瓦屑一般,被扔在深坑里——这是20世纪的欧洲,是工业文明已经俯瞰全球的欧洲。

  疫情甚至传播到美国最北端的阿拉斯加州。在那里,大量尸体被掩埋在集体墓穴中,有些村庄,成群的流浪狗以弃尸为食。

  黑死病、天花、大流感,史上三大疫情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百年之后,一种叫新型冠状肺炎的病毒再次肆虐人间,已造成600多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五大致命疫情,并且至今仍在继续。

  那么,前三大疫情,究竟是如何结束的?

  【02】

  从14世纪到17世纪,黑死病一直困扰着欧洲,几乎每年都会在某个地方出现。

  每一轮疫情,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几年。但1666年9月,伦敦的一场大火之后,黑死病却在英国乃至欧洲大陆销声匿迹。

  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4/5的地区被烧毁。

  事后,有人认为,疫情的消失是因为大火把贫民区的老鼠全烧死了。还有人认为,是因为疫情导致大量宿主死亡,从而降低了传播烈度。

  这个理由,同样被用来解释1918年大流感的消失。这场旷世的大流感,在持续近两年后于1920年神秘消失。

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4)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积极抗疫的自救,也在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医疗技术还很落后的古代社会,人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应对之策就是:大规模隔离。

  14世纪,黑死病刚在欧洲肆虐时,意大利就拒绝来自疫区的船只靠岸,水手必须隔离40天以上。

  到了17世纪,英国黑死病大爆发,伦敦关闭了所有的港口、娱乐场所,杜绝大规模人群聚集。

  欧洲大陆也普遍实施了隔离措施,在感染者家的隔壁,写下一个大大的“P”字母,以提醒人们绕行。

  欧洲人还改变了卫生习惯。

  中世纪的欧洲,卫生条件极差,城市里垃圾成山,饮用水被污染,很多人常年不洗澡,导致蚊蝇、老鼠滋生,加速了疫情的传播。

  人们痛定思痛,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了改造,比如,集中处理粪便、扑*老鼠、焚烧尸体,在水里掺酒饮用等等。

  随着传播途径和感染源被打断,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疫情也逐步好转。

  在天花和1918年大流感中,隔离一样成为人们的共同之选。

  在中国古代,得了天花的患者,会被立即隔离。当1918年大流感爆发时,美国公共卫生部门采取了严厉措施:禁止人们集会,同时所有的学校、教堂、剧院,都要歇业。

  也是在1918年大流感中,口罩第一次被人类大规模地使用。

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5)

  有效的防疫措施,成功阻断了疫情的蔓延,但人类战胜传染病,最终依靠的还是科技的进步。

  在古代中国,人们发现,将天花患者身上的痘痂打磨成粉,然后吸入鼻腔,能够避免人们得天花。

  这种古老的种痘方法,但后来在清政府的主导下,得到大规模接种,虽然副作用巨大,却使一批人获得了免疫。

  在英国,人们发现了牛痘接种法。尤其是19世纪末,灭活疫苗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类抵御传染病的能力。

  鼠疫、霍乱、狂犬病、流感等大批疫苗,先后被研制出来。

  到了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病。这是人类对抗传染病史上最成功的一次。

  除了疫苗,新药的研发,同样至关重要。

  疟疾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肆虐。直到中国人提取出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

  而历史上很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比如鼠疫、大流感等,之所以在今天不再凶险,更是因为抗生素,以及达菲等口服药的出现。

  【03】

  与历史上的三大疫情——黑死病、天花、大流感相比,新冠疫情虽然时间不长,但也进入到第三个年头。

  从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会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一样,在几个月内迅速消失。

  但直到现在,疫情仍在肆虐。从人类与传染病的对抗史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持久战。

  在最初的阶段,大规模的隔离,是简单且非常必要的手段。中国在这一阶段,显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依靠强大的产能,以及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中国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生命安全——口罩几乎无限量供应,疫苗不但满足本土需要,还成为全球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对于抗击疫情有多重要?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13种疫病的平均死亡率高达23%,在广袤的农村,人们得了病,只能求神拜佛。

  新中国成立之后,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和种痘运动,成功控制了天花、疟疾、吸血虫等疫病。

世界三大超级病毒,十大危险病毒(6)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战胜疫情,长期还是要靠科技的进步。

  在这方面,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在疫苗的研制上,我们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在新冠口服药方面,我们依然落后。

  2021年11月以来,默沙东的Molnupiravir和辉瑞的Paxlovid相继获批上市。新冠口服药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就在不久前,超过2万盒辉瑞Paxlovid已进入中国。

  制药行业,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美国早在二战后,就将生物制药产业扶植为支柱产业。

  在这个领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比半导体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消息是,最近几年,我国新药研制水平也在突飞猛进。具体到新冠口服药,国内已有六款新药在研。其中,有四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的离获批上市已不远。

  尽管前途光明,但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人类与传染病之间,注定是一场长期的战争。

  天花、黑死病,曾肆虐人间数百年,1918年大流感虽然销声匿迹,但其变异后的病毒,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因此现在就断言,新冠已流感化,确实为时过早。

  疫情何时结束,怎样结束。这个命题起于防疫,却不止于防疫。

  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在更加发达也更为个性化和多样化交织的现代社会,疫情的可怕,还有历史中无法给出答案的一面。

  比如,史无前例的大城市和人口聚集大大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比如,更加多元庞杂的社群利益和组织结构,以及经济民生保障已经离不开市场机器高效运转的客观现实,都对防疫抗疫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就目前各地的防疫抗疫而言,如何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形成更科学、精准的策略与方法,做到更灵活、敏捷、有效的执行,让防疫抗疫更加人性化并更鼓舞人心去众志成城,都是我们需要不断寻求更优解的课题。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