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轮胎企业打起价格战毫不手软,终端零售店的战况尤为激烈。零售店主要面对消费群体,在位置上,一家轮胎店距离另外一家可能就只有几百米,此种情况下,轮胎店想要赚钱就只能使出浑身解数,给出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低。“他家的轮胎800元一条,你来我这这买,我给你便宜50元”……
这样卷来卷去,有的企业不得不从高处走下参与竞争,有些轮胎企业被淘汰;有的轮胎店赚了更多钱,有的可能就“香消玉殒”了。当然,这个市场也被玩坏了。
补胎价格更加内卷
轮胎价格低,补胎价格更低,虽然轮胎店普遍都有价格表,但是真正做生意时候没人会看那个表,为了留住顾客,补胎价格能低就低,甚至赔本赚吆喝。
别看补胎好像都50起步,现实中3块5块也不少见,大车胎就更内卷了,有些地方补12R22.5的轮胎才收四十块钱。这简直都不够辛苦费的。极低的补胎价格,不仅是不拿自己的劳动力当回事,也在扰乱市场,关门、*就是酿下的苦果。
竞争无处不在,它不仅发生在轮胎行业里,看似平静的企业内部也早已波涛汹涌。比如,有的企业孵化多个品牌,同时撒出去,此时,企业旗下的多个品牌就不是一个战壕里的盟友了,属于竞争关系,内斗也相当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