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吉利控股与长安汽车官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消费出行体验,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两家“牵手”是继2017年12月一汽、东风和长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再度有中国车企之间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同时作为大国企的长安与民营企业的吉利展开合作,双方要突破的障碍应该比三家大国企合作多。
燃油车时代的“宿敌”长安和吉利达成深度合作的背后,是两家企业市场地位相当、当前面临的挑战相似,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样相似。长安、吉利是两家极具代表性的龙头车企,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为187.46万辆,吉利汽车销量为143.29万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去年的销量规模分列二、三位。
在燃油车时代,长安和吉利的竞争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二者长期为了自主品牌乘用车榜首的位置厮*,两者产品定位及目标受众群较为相似,是直接竞争对手。不过,在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两家企业面临着相似的困境。电动化方面比亚迪的市场领先优势明显,智能化也面临着来自诸多新势力企业带来的挑战。
围绕智能化电动化展开合作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其中,智能化电动化是吉利控股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的重点。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
在智能化领域,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动力平台、动力技术的合作,探讨海外发展、出行生态的合作共享,并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共享前瞻技术应用发展。
可以说,吉利与长安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有巨大的投入和深厚的技术累积。而对于中国品牌来说,面对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背景,车企之间展开合作避免重复的技术投入,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有效提升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的前提是“实力对等”无论吉利还是长安,他们都能拿出相对等的实力,没有哪一方能够完全超过另一方的方面,而这也是双方能够合作的平衡点所在。其实民营车企与国企的合作不少,但是失败占了大多数,就比如广汽与蔚来合作的合创汽车,但最终结果以蔚来的股权稀释而告终,他们合作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方实力差距太悬殊,“干而子”合创汽车至今的销量也是不温不火。
而吉利与长安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双方在新能源方面也都有自己的产品线和技术储备,比如吉利的“浩瀚”平台和“几何”系列,长安的“EPA1 ”平台和“深蓝”系列;不仅技术上对等、双方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是大差不差。2022年,吉利与长安的新能源销量分别为32.87万辆与27.12万辆。所以,共同的前进目标 ,对等的现有实力,让两家走到了一起,共同提升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未来可期。
合作就一定双赢?事实上,海内外车企间深度捆绑结盟应对产业变革,在过往几年变得较为常见。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取得明显成功的案例。此前国内也有不少大型汽车集团有过结盟的经历。
2012年,广汽和奇瑞宣布结成战略联盟,在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产品开发、出口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做强自主乘用车业务;2017年12月,三大汽车央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就曾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2019年12月,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开发核心业务、产业链资源、新商业模式和海外市场等领域展开全方面的合作。
不过,上述三起合作案例,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车企的业务直接正面竞争过于激烈,各家车企擅长的业务比较趋同,可互补的短板并不多。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或者自动驾驶领域,与百度、华为等科技巨头以及新兴创业公司的跨界融合,似乎对于帮助自己技术进步的效果来得更快。事实上,此前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本土车企之间的矛盾并不少。吉利和长安也在不久前发生过一起公开的纠纷。双方各执一词,难辨是非。
总之,在新能源时代来临之际,“不打不相识”的长安与吉利走到了一起,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战略合作,这是两家自主品牌优秀代表之间的强强联合,在应对市场变化和转型挑战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次合作,我们保有乐观的态度,毕竟双方有技术、有经验还有能力,虽然还未公布具体的合作方案,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双方的合作将会在新能源、智能化、海外拓展等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为中国品牌树立新的标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