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尼莫克
曼卡(man)
三、汽车三大件常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三大件是传统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大众、丰田、本田、PSA、通用等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专利。目前国产品牌在紧凑级车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中高端车型上面,任重道远。
1、发动机
(1)按燃料种类分:汽油发动机(绝对主流),柴油发动机(部分皮卡、SUV),天然气发动机(部分地区的出租车),乙醇发动机(部分地区的出租车)。
(2)按发动机缸数分类:3缸、4缸、6缸、8缸(、10缸、12缸、18缸。理论上,发动机缸数越多,运行越稳定,定位越高端,当然也越耗油。
(3)按气缸排布形式分,直列的,V型的,W型的水平对置的。有时候我们看到发动机上写着V10就指的是V型排布的10缸发动机。
(4)按进气方式分,自然吸气的,涡轮增压的。
自然吸气,一般发动机是以L结尾,比如:1.4L、1.5L、1.6L、2.0L、2.5L、3.5L。
涡轮增压,一般发动机是以T结尾,比如1.0T、1.2T、1.3T、1.5T、1.6T、1.8T、2.0T、3.0T。
目前主流的趋势是:小排量涡轮增压为主,丰田在B级车以上坚持自吸。D 级大多数仍旧采用成熟稳定的大自吸发动机为主。
其他:不要买3缸发动机,不要买3缸发动机,不要买3缸发动机。先天不足,后期很抖;目前燃油机已经很成熟,大多主机厂已经停止燃油机的研发,重心转移至新能源领域。
涡轮是主流,自吸更稳定
2、变速箱
(1)分类:AT变速箱、CVT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
(2)各自特点:
AT变速箱:目前量产最好的变速箱,技术成熟耐用体验度好。AT变速箱被日本爱信和德国ZF(采埃孚)高度垄断,爱信主要是稳定皮实耐操见长(丰田在欧美投放的B级车以上,PSA、沃尔沃等中高端车型均采用爱信变速箱),ZF则在此基础上更突出操控和平顺(宝马、保时捷等高端车型均为ZF变速箱)。
CVT变速箱:便宜省油平顺不省心。CVT变速箱,大多为日系的紧凑级车型使用,比如卡罗拉、轩逸等,国内有比亚迪、荣威、奇瑞、吉利等。CVT变速箱在长时间激烈驾驶状态下,钢带容易断裂,不适合喜欢猛踩油门的人。如果真的要选择CVT,记得选择钢带是博世供应的。
双离合变速箱:以大众的DSG为代表。大众和丰田都有点双标,北美大多数用AT,国内就搞DSG和CVT。大众的DSG据说是因为爱信AT经常卡产能,价格又贵,CVT的理念和德国操控传动效率的理念又不符,不得已之下,自己研究出来的。目前大众1.4T的发动机,大多数搭载的都是DSG干式双离合变速箱,1.8T则是搭载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前者在长时间驾驶和堵车的情况下,容易变速箱过热报警,如果要买,尽量买1.8T的(当然如果平时路况好没啥堵车没啥长时间驾驶,1.4T的也行)。
备注:有的销售会说保时捷的PDK也是双离合的变速箱,所以DSG也是高端货。(PDK的双离合可不是DSG的双离合,一分钱一分货,别被忽悠了)。
首先看AT
3、底盘(部分讲解)
我们有时会听到或者自己都会提到一些观点:这个车底盘质感很好,这个车很好开。这个车路感很清晰、这个车开起来很稳……
这些观点都是紧密围绕着对汽车底盘的技术评价的,这个我认为,也是目前国产燃油汽车厂家如果要品牌向上,最需要补充的短板。
底盘不能只看表面参数,一定要去实际体验才知道。
(1)底盘-驱动
前驱:驱动轮是前轮拉着汽车跑,目前主流家用车最常见的模式,结构简单,轻量化,油耗低,但是操控的极限也比较低,且容易出现“推头”现象,高速转弯容易侧滑。
后驱:驱动轮是后轮推着汽车跑,操控性好,结构复杂,油耗相对高,强调驾驶乐趣。比如宝马3系。
四驱:全时四驱(一直四驱,性能最好),分时四驱(越野用四驱,铺装路面用后驱),适时四驱(驱动轮打滑后实现四驱)。
(2)底盘-悬架
A级车和B级车大部分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前麦弗逊,后多连杆(≥3)。
部分B级车会采用前后都采用独立悬挂,C级车以上大多是四轮独立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