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温差较小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温度范围图表分析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11-07 07:27:45

泛指大气层物质和热量的循环性流动。

形成大气循环的主因是阳光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能,大气循环的主要形态是大气对流。太阳光加热了地球表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极,热空气在两极地区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之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周而复始,从而形成了大气的全球性对流即大气循环。大气对流在局部地区也会形成。大气循环使地球表面层温度趋于热平衡状态,是气候和气象变化的导因,但是许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氯氟烃等也会随着大气对流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是类地行星中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地球表面70.8%的面积是海洋,地球上这么多的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两大说法:自源说和外源说。

年温差较小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温度范围图表分析(13)

地球的水来自地球本身

自源说认为,地球起源时,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在合适的条件下,这些岩石中的水就会被释放出来。

地球的水来自外空:彗星、陨石和太阳风

外源说认为,碰撞到地球的彗星、降落到地球的陨石,其成分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高达10%以上。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占所有陨石总数的86%。降落到地球的陨石把水分带到了地球。

年温差较小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温度范围图表分析(1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极端天气事件,可以叫作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也可以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里的极端是指出现概率小的意思。极端天气事件是一种在特定地区和时间(一年内)的罕见事件。

非绝热加热

非绝热加热(diabatic heating)是系统和外界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非绝热加热过程主要包括①辐射②感热输送③潜热释放,对中期和长期天气过程以及气候的形成和变化,都有重要的作用。

潜热通量

潜热通量为温度不变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热量交换,单位为瓦每平方米。

自然界潜热通量的主要形式为水的相变,因此大气科学和遥感科学也将其定义为下垫面与大气之间水分的热交换。

潜热通量包括地面蒸发(裸地覆盖)或植被蒸腾、蒸发(植被覆盖)的能量,又称蒸散,与下垫面表面温度、下垫面饱和水汽压、参考高度空气水汽压、空气动力学阻抗、下垫面表面阻抗等有关。

来源 | 气象e新

参考 | 上海科技馆 、中国天气网、百度百科、海宁中学地理组、科普中国、中国气象报

中国气象科普

*qxkpw2014

新浪微博:@中国气象科普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