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争。经过3年多浴血苦战,迫使美军最终退回三八线,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朝鲜战场上的电子战
一.RB-29紧急起飞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向南发起统一朝鲜的总攻,朝鲜内战全面爆发。
在战斗打响后几小时,美国远东空军第31战略侦察中队的一架RB-29电子侦察飞机从日本横田空军基地紧急起飞,在夜色掩护下飞越北朝鲜进行
侦察RB-29电子侦察飞机
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第一次作战任务。尽管此次飞行具有历史意义,但侦察并没有获得有用的情报。该机电子战军官讲,“我们在执行任务期间并没有收到北朝鲜任何雷达信号。”
二. 没信号,因为没雷达
在战争头5个月,无论在朝鲜还是我国鸭绿江一侧,都没有部署雷达。(据美军记载,美军从仁川登陆向北推进的过程,没有发现一部北方军队的雷达)。
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数不多的防空主要依靠目视瞄准高射炮,效能很低。
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其B-29轰炸机无需任何干扰掩护就可随心所欲地攻击地面目标。
第31战略侦察中队的RB-29在此期间也减少对北方的侦察,而是定期沿中国海岸线飞行,对中国雷达部署情况进行侦察,判断解放军是否准备进攻台湾。
三、对抗开始
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一些空军部队也部署到中朝边境并架设了预警雷达。
1950年11月,中国两架米格-15重创美军一架RB-29侦察飞机。
1951年春,我军在朝鲜北部部署了ΡСУ―2、П―3“邓博”警戒雷达和СОН―2(松―2)高炮瞄准雷达。美军飞机占有绝对制空权的日子结束了。
志愿军防空雷达
到1951年4月中旬,约25架B-29被高炮或米格-15击落或击伤。4月23日,美军出动10架B―29攻击北朝鲜南市机场,又被击落3架,击伤7架。
面对不断增加的战损,美国远东空军一方面加大电子侦察力度,以查明我方雷达的部署和性能,同时命令对朝鲜境内和沿鸭绿江我国一侧部署的雷达实施干扰。
美军使用的是二战时期的APT-1、-2、-4、-5和ARQ―8等电子战装备,尽管已经老旧而且大多都是临时从仓库仓促拼凑起来的,但还是能对抗同样是二战时期的苏制雷达,于是美军飞机战损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