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引领社会风尚的基本内涵,大学生如何引领社会风尚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4-03-20 07:43:39

志愿服务是高校行使社会服务功能并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探寻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为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深入挖掘高校志愿服务的生命教育内涵具有重大研究意义。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自身的价值取向与生命教育的总目标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的双重价值。

志愿服务与生命教育的内在统一。生命是教育的源头,生命个体自由且全面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最终指向。因为人的生命处于自然与社会之中,所以围绕生命发展而创立的生命教育应该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三个维度进行展开,这与主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遥相呼应,均彰显出个人对自我价值的理性思考与奉献社会、爱护自然的积极实践,体现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

志愿服务与生命教育具有一致的价值目标。生命教育旨在培养身体健康、思想端正、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全面发展的独立个体,使之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从中拓展生命的广度、锤炼生命的深度。这与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目标指向高度契合,表明志愿服务与生命教育在价值目标上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于广大志愿者群体基础,具有鲜明的公益性与实践性,凸显出强烈的个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与生命教育内涵在价值追求上高度契合,都是以人为本,以凸显个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生命价值为基本目的,都是促进全社会奋发向上、幸福和谐的精神支撑。

志愿服务是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与形象表达。生命教育是具有健康、伦理、社会等不同取向的综合性教育,因此普及生命教育、强化育人效果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专题授课的层面上,更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最大效用。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与之对应,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方式灵活,适应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志愿服务对志愿者自身而言,具有推动自身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育人效果;对服务对象而言,具有言传身教、激发情感共鸣的感召力量;对社会公众而言,更有着引领社会风尚、培育并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实践意义。

志愿服务在生命教育中“人与自我”的维度上,助推青年学生立足当下。生命教育在“人与自我”的维度上的开展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正确认知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能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和情绪的调控,同时对人生的发展有长远且清晰的规划,并在追求目标中挖掘生命的潜力,进而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我。志愿服务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与属性,一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将大学生群体从虚拟空间中解放出来,吸引他们自主投身于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社交能力、掌握服务技能;二是能够让大学生志愿者接触现实社会,提高他们对社会现状的认知水平,也使他们对受助对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唤醒他们的同情心与同理心,更有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产生使命感、责任感与成就感,以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赋予他们树立并追求远大理想的动力;三是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可以作为大学生求职履历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在就业中取得独特优势。

志愿服务在生命教育中“人与社会”的维度上,促进青年学生坚定信念。生命教育在“人与社会”的维度上的开展目标,是让个体生命完成社会化进程,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仅要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也要维护公共道德和集体利益,厚植家国情怀,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志愿服务在生命教育中“人与自然”的维度上,鼓励青年学生开拓眼界。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坚持绿色低碳,超越物质主义理念,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中“人与自然”维度是建立在“人与自我”与“人与社会”上的最高维度,而志愿服务作为开展“人与自然”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是大学生接触自然的宝贵窗口。譬如自青年志愿者行动启动以来,已有4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在爱心救助、赛会服务、应急救援、海外支援等领域为社会提供超过80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其中大学生是主力军。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教育意义的志愿服务,旨在鼓励青年学生开拓眼界,让青年学生在精神与思想上不囿于当前的烦恼、不为具体的现实问题而疲于奔命,使他们从个人发展规划与世界形势变化相联系的宏大视角,自信、自觉、自主地破除眼前困境,成就乐观自信、热爱生命的超然心态与谋篇布局、落实细节的辩证思维,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黄煌,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徐隽松,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如何组织开展好一个志愿服务活动——以湖北工业大学“红色蒲公英”骨髓捐献志愿服务队为例”项目成果之一。

来源: 光明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