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跑步姿势的影响
大多数运动员多为软骨损伤,而普通人群由于跑步姿势的影响膝关节损伤更严重,尤其是年纪大的人,由于关节灵活性下降,更容易受伤。
运动者在跑步时需要带动整个身体的肌肉及关节共同进行,跑步姿势可以将所有缓冲力均传递在相应的关节上。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会导致膝关节承受较多的力量而受到损伤,比如下肢着地动作错误、髋关节摆动错误等。
3、个体素质差异及肌力因素
致使跑步运动者形成错误姿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臀部、股内侧及核心区域等部位的肌肉力量较差,例如踝关节背屈活动度较差、髋关节没有协调性、整体稳定性低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运动者出现膝关节承受较大的力量,造成代偿性的膝内扣,压迫足弓。
并且,由于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膝关节受损情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平时运动很少的人,突然剧烈运动,就很容易受伤。
跑步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运动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医生告诉我们有以下情况的老年人不适合跑步。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
跑步时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
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平时从未发过病,但是在跑步时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内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人
由于肾骼中的钙流失,容易骨质疏松,骨骼变脆,韧带肌腱变硬。加上体重较大,若跑步锻炼,容易损伤肌肉、肌键和韧带,严重的会骨折。一般60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适合更和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或体操等。
1、运动前热身
运动前做热身运动,比如拉伸、活动踝腕关节等,有利于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由静止状态过度到运动状态,给自己的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至于使身体结构突然遭受冲击。同时,适当的热身有利于提高神经兴奋性,加快血液流动,促进膝关节的关节囊分泌关节液,从而起到润滑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