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不管是按照老办法、中办法还是新办法,最大特点都是要和在职时的工资待遇挂钩,而工资待遇是和本人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职称,工资级别挂钩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在职时的专业技术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后的待遇就会越高。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七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的初级岗,和公务员职级中的科员差不多,工资级别十三级的人和公务员中二级科员其实都处在同一个层次,初级职称的人,不过也还有晋升的空间和条件,但晋升到十一级,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只能是申报中级职称,进入中级岗位,在中级岗位上晋升到八级,要继续发展,必须要想办法申报副高级技术职称,当然除了岗位的晋升还有薪级的晋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是一样的,在岗时的工资级别越高,工作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工资就会越高。我们不考察工作人员每个岗位的补贴标准、绩效标准等,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作一个基本的比较,在岗时的工资差别有多大,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差别也会有多大。
在2015年,为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的工资待遇问题,按照国办发(2015)3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决定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当然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数据,落实到不同的岗位,不同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同一种专业技术职称不同级别的人,调整后的工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初级岗位的初级职称人员,最低的为十三级,十三级的岗位工资是1150元,十二级为1220元,十一级为1280元;中级岗位十级为1390元,九级为1475元,八级为1550元,高级岗位七级为1760元,六级为1890元,五级为2060元。一到四级为正高职称的岗位级别,只是极少数的人能够享受到,就不再去进行比较了。
另外一部分就是薪级工资,当然薪级工资的构成比较复杂,薪级从一级到六十五级,薪级工资工资从170元到3900元,这个差别也是非常大的,虽然每个级差只相差100多元,但六十五个级差的跨越是非常大的。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岗、中级岗、初级岗之间的级差工资不像企业那样差别很大,但是最终到手的工资,包括补贴、津贴、绩效等,其实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计算的依据。
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工龄要计算为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实施之后的实际缴费年限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最后还要计算视同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等。其中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要和本人的专业技术职称、任职年限挂钩。视同缴费指数越高的人,今后的平均缴费指数就越高。
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决定视同指数化缴费工资的高低,视同指数化缴费工资通俗一点讲就是享受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比如视同缴费指数是1.2,占上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就是120%,如果视同缴费指数是3.0,占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就是300%。
从这几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结构来比较,初级职称退休的大概每月在4000元左右普,工作了一辈子还是初级职称的人比较少,也是极个别的;中级职称退休后每月的养老金比初级职称要高1000元上,大概在每月5000元左右,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高2000元左右,大概每月在7000元左右;正高级职称的大概每月10000元左右。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人员退休后,养老金的差距不但是缴费基数的差别,还有缴费年限的差别,个人账户余额、职业年金账户、所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导致的差别。其中缴费基数和个人账户、职业年金账户,都和在技术职称有着明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