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多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建党99周年来临、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自然资源、城乡规划、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长安街,见证了我国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首都建设成就的重要缩影,也是市民生活重要的都市空间。它是首都北京重要的东、西轴线,象征着共和国政治、文化形象,清晰地记录着共和国的成长轨迹。
在建党99周年来临、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长安街规划的历史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任务。
长安街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明初在改建元大都时,在天安门(明时称承天门)前形成一个“T”形广场,南边是大明门,东西两端分别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座长安门之间约300多米长的一段就是最早的长安街。清代乾隆年间,又分别向东西各延长了500米左右,称为东西长安街。
北端的承天门与南端的大明门形成的T形广场(明)(来源:《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
1911年辛亥革命后,长安左、右门才开通。1939年,日寇统治时期,在东西城墙上开辟了启明门(今建国门)和长安门(今复兴门)两个城墙豁口,修筑了建国门至西大望路、复兴门至玉泉路两条向东、西延长线。
长安街位置变迁图(图片来源:《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主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安街回到人民手中。从此,长安街的规划,随着北京东西轴线的拓展延伸而逐步推进、不断发展。
长安街的延长和展宽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5月,成立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为迎接开国大典,北京市重点整治天安门、长安街及天安门广场,并确定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旗杆的位置。
1952年,拆除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1954年上报的总体规划《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中,东、西长安街规划道路宽度不少于100米。1958年9月《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中明确“东西长安街,要展宽到一百二十公尺”,东西长安街道路断面定为宽50米“一块板”的形式。东单以东、西单以西定为“三块板”的形式。
1958年,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扩建天安门广场,建设国庆十大工程,将长安街从东单、西单分别向东、西延伸至建国门、复兴门,长度约7公里。此时长安街基本完成了道路的打通和拓宽,开始进入以两侧建筑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