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旅在组建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建立在合成营的基础上,很多营一级的指挥官对于战场的形势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几个营的战士在战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今纵观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战争,似乎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很难再完全适用于“人海战术”了。
换句话说,所有指战员都能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今天的思维打不赢明天的战争。
比如,很早之前某部在西北的一处演练过程中,“敌军”蓝部构筑了一处地堡火力群,利用此处可以阻击冲锋部队,按照过去的战争经验,红方士兵的第一反应便是通过随身携带的电台去呼叫远处的炮兵火力。
可是,冲锋部队在冲锋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突如其来的地堡会耽误很长的时间,若再通过炮兵火力支援,一直等到支援力量到来,其中又会耽误很长的时间。
这次演习也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在炮兵来到现场后,先是试射了两次,最后才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炮火“浓度”,最终完成了火力压制。
可是,这却耽误了几十分钟时间,如果对方阵地上有某位高级指挥官,这些时间也完全能够让“敌人”逃窜,那么冲锋任务就不算是完成胜利的。
如果说以“十全十美”来定义一场战役是否取得了成功,那么也可以说这场演习算是有很大瑕疵的。
旅部在战后会有一个复盘工作,大家也很轻易地找到了问题的“矛头”:思维落后。
这次演习的过程中,双方所配备的战车其实已经有了信息化功能,前线的很多数据都能够实时传递到后方去,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决策能力。
不过遇到的问题总是临时的,从古至今,战场的形势总是瞬息万变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让局势发生很大的转变。
而在信息化手段已经具备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部队习惯于搭建指挥帐篷,堆出地形沙盘,旅部所具备的防护能力也非常弱,战前部署所耗费的时间也很长。
而在合成旅正式构建以后,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所谓的战术,都是为了战斗目标服务,其实很多战术都是共通的,现代化战争,急就急在需要部队指挥官快速决策,立马能够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从另一场演习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假设“黄河大桥被摧毁”,如今一处旅部需要奔向预定区域进行战斗,不过黄河的岸边出现了敌情,如何能够让部队快速渡过黄河,完成集结部署,并且迅速开展下一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