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和五方的关系,四极和五方指的是哪四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5 20:13:46

震旦纪早期-晚期(6.3-5.7亿年前)古地块分布示意图(据李江海等资料修改)

寒武纪时(5.41-4.854亿年前),重庆所在地块又折返向东北漂流到了现今的马里一带。此时华南地块还是浅海。当时重庆位于上扬子浅海盆地,整个地势是西北高而南东低。

注: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处于华南地块南部,此时中国其他地块也陆续形成。

四极和五方的关系,四极和五方指的是哪四方(9)

寒武纪早期-晚期(5.3-5亿年前)古地块分布示意图(据李江海等资料修改)

奥陶纪时(4.854-4.438亿年前),重庆所在地块继续向东南方向漂游到了大约现今的乍得一带。此时华南地块还是为浅海,其在古亚洲洋里漂荡,随时都在移动和旋转,但没有向外移动进入泛大洋。重庆在这个时期整体上海水变深,奥陶纪早期表现为由浅滩逐渐向海过渡为较深水的缓坡环境;到中期时海平面急剧上升,是寒武纪以来的又一次大的海浸,重庆全面沦为浅海陆棚;到了晚期时就从深水缓坡演化为淹没盆地。

注:陆棚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四极和五方的关系,四极和五方指的是哪四方(10)

奥陶纪早期-晚期(4.8-4.58亿年前)古地块分布示意图(据李江海等资料修改)

志留纪(4.438-4.192亿年前),重庆所在地块再往西南方向漂流到了大约现今的民主刚果一带。此时的华南地块大部分为浅海,但在西北和南东已有部分冒出水面成为陆地,不过整个地块还是在古亚洲洋里漂荡。重庆在这个时期整体表现为海水变浅,在志留纪早期为深水陆棚沉积环境,随后逐渐变浅;在志留纪后期由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对接碰撞,地壳上升,海水退却,重庆普遍成为陆地。由于本次海水是由北西退却,因而改变了南华纪以来的地势格局,由西北高南东低变为了北西低南东高的局面。

四极和五方的关系,四极和五方指的是哪四方(11)

志留纪早期-中期(4.43-4.28亿年前)古地块分布示意图(据李江海等资料修改)

泥盆纪(4.192-3.589亿年前),重庆所在地块继续往北东漂移,大致到了现今的阿拉伯海中部。此时塔里木地块、华南地块、华北地块三兄弟东西向一字排开,北面是古亚洲洋,南边是古特提斯洋,其中华南地块南东部已成为陆地。重庆地区因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使上扬子陆块整个上升成为陆地,因而泥盆纪早期的海浸仅限于滇、黔、桂一带,未能入侵重庆,海水到了泥盆纪中晚期时表现为由南往北推进,重庆的东部一带成为浅海。

四极和五方的关系,四极和五方指的是哪四方(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