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岛是指哪里,一江山岛有淡水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00:14:38

作者:铁锤杰克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役结束。但有部分岛屿仍为蒋军控制,沿海仍不平静。1954年1月,总指挥部下令三军联合攻打大陈岛。作战突破口,选在了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台州椒江口东南海面,分为南、北两岛,北岛1平方公里,南岛0.3平方公里。这个弹丸之地,被蒋军“防长”俞大维宣称为“大门的门闩”,称该地的得失,关乎台岛的巩固。

一江山岛四周地形崎岖,不利于登陆作战,而且岛上还有美国人协助设计的防御体系。土墙、永备发射点、暗堡、雷区、铁丝网等,遍布全岛。同时,各个据点交相呼应,火力密集。守卫该地的,除了“大陈防卫部第2、4突击队大队”各一个中队外,还有一个炮兵中队。总计1087人。在大陈岛,蒋军的重炮、海军舰艇,可实施直瞄火力支援。一旦战斗打响,驻大陈的蒋军还可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展开反登陆。

如此防御体系,难怪蒋军吹嘘一江山岛是“不沉的航母”。

一江山岛是指哪里,一江山岛有淡水吗(1)

一江山岛、大陈岛位置图

一江山岛是指哪里,一江山岛有淡水吗(2)

分布于岛上的永备火力点

8月31日,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在宁波主持召开三军指挥员会议,讨论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构想。早在1952年,张爱萍将军便已着手策划解放闽浙沿海岛屿的作战。一江山岛,是重中之重。

在此次会议上,张爱萍指出,从大陈、一江山两岛攻入,必然重创蒋军,从而一举解放整个浙东沿海岛屿,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而“逐岛推进,由小到大”的战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次会议后,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浙江军区代司令员林维先、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和参谋长马冠三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为参谋长。浙东前指下设三个军种指挥所:空军指挥所(参战的海军航空兵归其统一指挥),由聂凤智任司令员,曾克林、安志敏任副司令员;海军指挥所,由彭德清任指挥、马冠三任副指挥;登陆指挥所,由20军副军长黄朝天任司令员、海军舟山基地政委李志明任政委。突击登陆部队为第20军第60师。

由于一江山岛的滩头地形、敌军阵地多为永久地堡、半永久地堡样式,而防空阵地则为坑道、自然洞崖式修筑,面对这样的工事,手榴弹、爆破筒、炸药通通失效。张爱萍手一挥:“马上组建喷火部队,准备战斗!”

一江山岛是指哪里,一江山岛有淡水吗(3)

有儒将之称的张爱萍将军

1954年10月11日,20军60师防化主任李立根向防化连长颜初、文玉祥二人传达上级指示,奉命集中全师防化单位精英,组建师属喷火集训队。我军防化兵历史上首个喷火连,在浙江前线诞生。

仅仅5天后,喷火连组建完毕。全连总计166人,下辖3个排。每排4个喷火班,1个油料装填班。喷火连所用的喷火器,是华东军区从各地收集而来的日式喷火器。由于原来存放保管不善,年久失修。121具喷火器中,尚完好的仅27具,其余的94具中,要么缺零少件,要么漏油不断。

日本的百式喷火器射程仅23-27米,使用汽、煤混合。一具喷火器装填油料后,总重25公斤。油料装填班装填的压缩气体钢瓶,重达60公斤。倘若没有强壮的体魄,很难肩负如此沉重的器材,与步兵一道冲锋。

同时,喷火器在我军还属于新奇玩意,步兵的指战员并不了解,就连喷火分队的指战员也是一头雾水,要从头学起。战士们白天训练,晚上修补器材。油料少,就用水代油训练;喷火器少,就用废步枪、草绳做个“喷火器”;负重训练、投掷小包炸药、手榴弹训练、测距、瞄准一个不落。

18个昼夜突击训练,每名喷火手基本达到了“喷准”的要求。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战士们的体能、心理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喷火连的干部还研究了“火力掩护——爆破(让喷火兵借此接近敌军)——喷火——步兵借此机会发起强攻敌阵”的战术。121具新旧不一的喷火器,最终被战士们修复了103具,同时还准备了辅助点火装置,以备战场之需。

一江山岛是指哪里,一江山岛有淡水吗(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