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牛栏坑肉桂)、马肉(马头岩肉桂)、猴肉(水帘洞肉桂)、猫肉(猫儿石肉桂)、猪肉(竹窠肉桂)、狮肉(狮子峰肉桂)。
各式花样的全肉宴,接踵而至,让人看花了眼。
所以,难免会给路人级茶客留下这样的印象。
在过去介绍岩茶,少不了搬出大红袍。
现如今再提起岩茶,不能少了“肉桂”。
但提到大红袍和肉桂的区分,可不止那么简单。
从大方向看,大红袍与肉桂是独立品种,它们都归属岩茶。
按“过去的岩茶叫大红袍,现在的岩茶叫肉桂”的逻辑,难免会闹出尴尬!
《3》
之前接到一个新茶友的要求。
能不能拍点视频,讲一讲大红袍、肉桂、水仙,分别该怎么冲泡?
还有,大红袍和肉桂我怎么看起来都一样,混在一起压根分不清,我该怎么区分?
先谈冲泡,岩茶冲泡的常规方法,基本都一样。
茶具上,建议优先考虑盖碗冲泡。
110毫升标准碗,投入8克干茶,在干茶上方环壁快速注水。
注水之后,立刻合盖。
快,快,快速出汤,分秒必争,即刻倒出,迅速实现茶水分离。
基本在茶味没有被泡淡之前,冲泡原则都是如此,尽量求快。
等泡到尾水之后,再适当坐杯。
通过延长浸泡时间,帮助茶味浸出,直至茶味彻底泡淡,才算彻底完美结局。
再论分辨,讲真单靠看干茶,要想一眼就分清这是水仙,是肉桂,还是大红袍,基本不可能。
横竖看去,都是黑褐、深褐、深板栗壳色的干茶条索。
顶多在条索长短、粗细、紧结程度、整碎程度上,略有不同罢了。
受采摘标准、山场环境、树龄高低、做青焙火方式影响,很难反映出具体品种情况。
所以,在观察岩茶干茶条索时,要想顺利做到连连看。
单凭肉眼,就想分清肉桂和大红袍的不同,并不现实。
《4》
喝岩茶,如何才能分清大红袍和肉桂?
从理论上,大红袍的茶味没有固定模板。
各家拼配原料不同,配方不同,年份差异不同,做出来的茶味天差地别。
只要不是同一个批次,基本遇不到一模一样的大红袍。
哪怕粗略分类看,市面上的大红袍,风味类型各异。
有“走香派”,即茶香表现特别“抓人”。
因为里面拼进了大量的高香小品种,泡开之后,花香格外张扬。
喜欢喝香气馥郁口味的茶客,会喜欢这样的茶味。
但对很多老茶客来说,这样的大红袍容易喝腻,风味平衡感略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