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后,这封信,寄到了红楼剧组。
当时,剧组每天都收到无数的自荐信、推荐信。但王扶林导演看到这封时,还是眼前一亮。
他隐约觉得,这个演员,有戏。
很快,
回信来了。
“陈晓旭立即去北京面试,食宿自理。如果没有入选,路费不报销。”
陈晓旭激动非常。
当夜,她把《红楼梦》的小说,和自己写的读后感,抄下来的林黛玉的诗词,再反复翻阅几遍。
两天后,去了北京。
面试时,潘欣欣问了她上百个问题。
“你知道《红楼梦》里妙玉的判词吗?”
“欲曾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陈晓旭一一对答如流。
初次口试通过,可以和导演见面了。
第二天,乌云密布,大雨瓢泼。
陈晓旭准时到来。
她苍白,瘦弱,一身浅绿色衣裤湿漉漉,手里雨伞滴着水。
导演一见倾心。
但此时还不到录像时。
所以和陈晓旭商量:“过些时间我们才开始选演员录像,你能在北京等到录像吗?”
陈晓旭慌了。
“不行,我是瞒着剧团里出来的,下午就要坐车回鞍山了。”
导演只好妥协,“你的照片和诗歌要存档,你回家等消息就行。”
就这样,陈晓旭来了一遭,又回去了。
1984年春天。
恰值面试一年后,陈晓旭收到了中央电视台《红楼梦》剧组的培训合同。
就这样,她进入“大观园”。
开启“红楼梦”。
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林黛玉”。
在红楼剧组,演员们大多15、16岁。
天真、纯粹。
不染尘埃。
在大观园中,大家就像红楼中人一样玩、闹、交友、习诗、社交。
导演还请来了红学专家做顾问。
给他们上课,
解析《红楼梦》里的人物。
并请来了礼仪专家,为他们指导清朝时的礼仪。
1984年春天,
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
演员有四个任务:
第一,学习《红楼梦》;
第二,深入分析角色;
第三,提升艺术修养;
第四,培养彼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