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它们产卵量大的特点,每次可以产卵多达20万枚,即便不是所有的鱼卵都能够成功孵化,但只需要1-2年,它们的种群就能呈指数级上升。
很多人会担心它们10年后会鱼满为患,其实如果10年后长江里的鱼儿真的鱼满为患,那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说明长江生态链并未恢复。
原因是这样的,江湖湖泊的食物链根基是水生植物和藻类,滤食性、食草性、杂食性鱼儿会以这些食物为食,但它们又是食肉性鱼儿的食物。
生态链健康的情况下,以植物和藻类为食的鱼儿数量,会被食肉性鱼儿控制,比如:在过去生态链健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野猪会被豺狼虎豹捕食,很难泛滥。但现如今因为豺狼虎豹消失了,导致了野猪泛滥成灾。
比如: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链上的顶级掠食者,它们会捕食长江中的鱼儿,控制着鱼儿的数量。
但是,长江江豚繁殖速度非常慢,每次只生产1胎,4-7岁才能性成熟,状态较好的长江江豚才能3年繁殖2胎,繁殖速度可以说是相当地慢。
不仅如此,相比于其他鱼儿而言,长江江豚受威胁程度更高,航运船只,渔网,受伤等都可能导致它们死亡,所以长江江豚的数量并不多,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江豚仅剩约1012头。
除了长江江豚之外,长江其他的食肉生物种群也没有恢复,所以尽管现如今鱼儿增多了,但是长江生态链并未完全恢复,所以食草性鱼儿、滤食性鱼儿没了天敌的制约,存活率大大提升,因此鱼群才能在短时间鱼满为患。
而另一方面,它们又是食肉生物的食物,它们数量的增多,也有利于食肉动物的增多,等到食肉动物种群恢复后,当地生态链就会恢复。
如果长江生态链恢复的话,鱼儿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因为当地能量,天敌制约等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不会鱼满为患。
相反如果真的鱼满为患,可能是生物链并未恢复,仍需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