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寿衣有哪些讲究
中国人讲究人死后要洗干净身体,然后再穿上新衣服。亲人去世,孝子及家属不要言以死字,所以冠以寿字,将装殓死者的衣服称为寿衣。
寿衣一般都是在老人生前准备好的,多数选择在闰年去准备,因为闰年比平常年份多了一个月,所以寿衣也寓意增福增寿的意思。
寿衣一般包括上衣、下身衣物、鞋帽和袜子,不管是春夏秋冬,全部都是棉质的衣服。
寿衣的面料也有讲究,多数用绢棉制成,代表着眷恋缅怀之意,千万不能用缎子制成,谐音的意思怕后辈断子绝孙的意思。
也不要用动物制成的皮制品,是担心轮回转世变成兽类。而且寿衣无论是外衣和内衣一律不能用纽扣,只能用小布条,寓意会带来儿子后代人丁兴旺。
寿衣的颜色多以红色为主,象征儿孙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寿衣的数量也有讲究,要单不要双。人们认为偶数在逝者的身上是吉祥的意思,但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与现实世界正好相反,单数应该是吉利的数字。
上衣不称“件”而叫么“领”,裤不称“条”而叫“腰”,如果是3“领”2“腰”寓意五岳为尊,4“领”3“腰”寓意为七级浮屠,5“领”4“腰”寓意为九五之尊。
寿鞋底要绣有莲花,意思是脚蹬莲花,脚踏实地,因为观音莲花是观音菩萨的坐宝。
不到50岁而亡的人,只能穿三件寿衣,表示逝者为“夭寿”,年龄越大寿衣的件数越多,寓意这样的老人逝去福寿双全,能够更好的避佑儿孙。
寿衣由谁来穿
给老人穿寿衣的人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逝者为男性有儿女的,由儿女为逝者穿寿衣,如果逝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儿媳来料理。
穿好寿衣后还要用白纸巾盖住逝者的脸,据说逝者复活时呼吸可以让纸巾动起来,这样就可以判定逝者是否真的死亡。再者用纸巾遮住脸可以防止哀悼者看到死者的脸时过于悲伤或者害怕。
未婚单身儿女子嗣不要靠前,我国讲究寿终正寝,入土为安。后辈为逝去的老人穿上寿衣,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片孝心与尊重,也是让逝者能够风光体面地离开,共是对中华传统殡葬习俗的传承。
人离世时是否可以不穿寿衣?可以穿平时的衣服吗?
有钱人特别注重自己的来世,一般会提前准备好华丽的寿衣,让自己死的时候能够风光体面。但是寿衣之类的东西是被人分类的,比如那些华丽高贵的,一般都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
通常是老人在临终前会得到寿衣,在生命终结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有所感悟,意识到自己快死了,这时老人会把自己的儿女叫到面前,最后一次见亲人后会叫孩子为自己穿上寿衣。
所以在这里给老人准备寿衣是比较早的,当老年六七十岁时,他(她)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寿衣。
临死前穿寿衣的另一种解释是可以带着寿衣去另一个世界。如果临死前不穿睡衣,只能穿平时的衣服去另一个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死以后穿上寿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寿衣的寿指的是长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