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单亲妈妈沟通技巧,单亲妈妈怎么跟女儿沟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3:12:40

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更好发挥和孩子在学校的更好发展。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来说,更是如此。如何与单亲家长谈孩子的问题?如何协助单亲家长管教孩子并更好地处理自身问题?以下将就这些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教师如何面对单亲家庭

1

以优势观点看待单亲家庭

单亲不一定是弱势,单亲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学习独立,甚至与父母形成更紧密的亲子关系,单亲家庭中的成员更有机会彼此体恤、彼此了解,学习感恩与付出。所以,教师应以优势的观点看待单亲家庭的孩子。老师可以思考一下:“我是如何看待单亲孩子的?我看待他们的态度是不是和我自己的家庭经验有关?我找到这个单亲孩子内在的积极因素了吗?还是我总在挑他的毛病?”在一个人身上找出其有用的资源并不容易,这是一种观念的转换,教师必须先对自己的观念做出挑战,打破对单亲家庭的一贯思维,方能提供真正有益的建议。

2

请单亲家长在家庭中各正其位

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孩子的问题表现了整个家庭的症状。所以应该让全体家庭成员都知道彼此状况,进而相互配合与调整。教师可以委婉提醒单亲家长,让家庭中的成员能各正其位,让“父母成为真正的父母”,“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

让单亲家庭成员各正其位的要诀在于,每个人必须学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可以为父母分忧解劳,但不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便不该交付孩子承担。我们虽然期望孩子能更成熟,更独立,但过度强调孩子独立,将会使孩子失去作为孩子的天性与美好。我们期待孩子懂事独立,却非成为一个过度懂事的小大人。与此同时,该是孩子自己学习处理的,单亲家长也不该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彼此打气加油,传递爱的支持,却不代表亲子双方必须交换角色,让孩子成了“小爸爸、小妈妈”,父母则变为“大小孩”。

二、教师如何做单亲家庭教育指导

在家校沟通中,如果能做到通过谈论孩子的问题,使单亲家长反思自身问题,从而促使孩子问题的解决,是我们乐见其成的。所以,我们建议教师邀请单亲家长、孩子的其他亲人等,整个家庭成员一起参与交流,共同面对问题。

与单亲家长谈论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的话题应以孩子问题为主,但不可急于陷入对孩子问题的归因之中。教师可请单亲家长谈论一些家庭中与孩子互动的琐事,例如零用钱如何管理、如何规定回家和就寝时间、如何处理学业问题等,由此了解单亲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然后,通过家庭成员间彼此互动,促使他们相互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心理。

以下为案例:

王老师班上有一个出奇安静的单亲孩子小齐,因为平日不言不语,所以在班上没什么朋友。小齐很少做坏事,只是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常常打瞌睡,下课时又常一个人发呆,问他话也没什么反应。

王老师决定找小齐的全家来交流,包括小齐的母亲以及和小齐念同一所学校的妹妹。谈论小齐的问题时,小齐显得特别冷漠。妈妈一到校便忙着数落小齐的不是:“家应该是个充满温暖的地方,但这个孩子一点都不体贴,跟他爸爸一样。我每天在外看别人的脸色,回到家还要看孩子的脸色,跟他爸一模一样……”妈妈不断倾述心中酸楚,小齐的脸色变得更加冷漠无情,似乎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妈妈越是这样说,他越是不愿给妈妈好脸色看,他给妈妈最大的惩罚就是不说话。

王老师隐约感觉到孩子的问题和妈妈情感上的要求有关,但直接点破不妥,于是王老师转身问小齐妹妹的意见。妹妹是个活泼的孩子,天真而不避讳,王老师问道:“你觉得妈妈和哥哥之间是怎么了?”妹妹说:“妈妈常常把哥哥当作爸爸,就像她之前骂爸爸一样骂哥哥。其实,哥哥很关心妈妈,但是妈妈越骂他,他越难过。”听罢,王老师顿时对这个家有了新的认识——妈妈将对前夫的怨恨都发泄在儿子身上了。

教师应尽量理解、体谅单亲家长,因为他们往往比一般人面临更多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如果他们无法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很容易在管教子女时以不健康的互动规则影响孩子。因此,当教师和单亲家长谈论孩子的问题时,不该忽略家长自身情绪与失落对孩子的影响,并可以有技巧性地提醒家长这之间的关系及其严重性。当教师发现单亲家长本身也需要相当多帮助时,也可适时地提供一些渠道,促使单家长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

另外,如果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单亲家庭一些实质性的协助就更好了,比如通过学校替单亲孩子争取助学金或其他社会支持等,当然,教师要量力而行,能帮则帮,无需勉强。除此之外,教师可对单亲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教导,也应该鼓励班上学生多接近单亲的孩子,以促进孩子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教师是资源的“串连者”,其给予单亲家庭孩子的影响之大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面对单亲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教师不该忽略自身的能力。

栏目:家校合作

作者:石茂林 四川省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646200

《班主任》杂志“家校合作”栏目诚约稿件

亲爱的老师们:

我们的学生是家长的孩子,家长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佳同盟军。建立家委会,举行家长会,相约面谈,利用新媒体沟通等等,都是家校合作的方式,相信您对此早有心得。

更有一种有效的方式是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比如,组织活动,请家长一同完成,从策划到实施;设计课程,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份作业,增进三方了解,等等。

《班主任》杂志“家校合作”栏目编辑卞京真诚邀请您与全国班主任一起分享家校合作经验。

投稿邮箱:bj3461@163.com

咨询QQ:121170549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