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俗话说“小孩子记吃不记打”。对于吉林饭店,我最初的记忆与食品有关。童年时住在永昌胡同,有位姓李的邻居是吉林饭店开解放汽车运货的司机,在他家棚子的木梁上,我看到过成挂的腊肠,同时听闻这腊肠就产自吉林饭店。在当年,腊肠比添加淀粉的香肠更高级,即便是年节,也未必能登上普通人家的餐桌,因而李家的腊肠连同吉林饭店,便深深印刻在我幼稚的脑海里。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位于站前广场南侧,临重庆街而立的吉林饭店在吉林市一直属于名头赫亮的大型综合饭店。吉林饭店成立于1956年,由王槐经营的同巨兴,陈世昌经营的世昌盛,及福春园、义和成等14家公私合营饭店整合成立(《餐饮服务志》记载为4家,《昌邑区志》记载为14家),地址设在站前广场南侧平房。站前广场南侧在解放前就是一处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凭借密集的客流,餐饮业始终比较兴盛。新饭店成立后,取名站前饭店。尽管占地1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已不算小,但平房年久失修,营业面积狭窄,经营品种单调——与站前地区日益旺盛的餐饮住宿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目测是三层,但记载却是四层
1969年3月,站前饭店平房被拆除,原址兴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钢混结构新楼房。1970年新建筑竣工并投入使用,饭店同时更名为吉林饭店(《餐饮服务志》有1971、1972两个自相矛盾的开业记述,在此取《昌邑区志》1970年说)。新落成的吉林饭店拥有6个大餐厅,可同时容纳500名顾客就餐,虽然每天依旧门庭若市,但是在店外街道上排长队等候就餐的情况则彻底成为历史。
新饭店的经营也超越了原有的餐饮行业,据记载,吉林饭店先后设有中餐、冷食、小吃、饺子、回族、妇婴旅店、站前理发、快餐、包子、小卖等营业部,一楼为餐饮,二至四楼为旅店。为方便乘坐火车的旅客,在门前还设有6个熏酱菜售货亭。到后来,吉林饭店还增设了主食加工厂、冰果厂、知青旅社、旅店二部、遵义酒家等营业单位。这些下属营业单位围绕着吉林饭店,散布在站前广场附近的九台街、重庆街、广阔胡同一带。到1985年时,吉林饭店“销售总额占全市国营餐饮业的16%,上缴利税占全市国营餐饮业的23%,成为吉林市最大的综合性饭店”(《吉林市餐饮服务志》)。
在生意红火的时代,餐饮理所当然是吉林饭店最重要的经营项目。饭店结合地处火车站前的特点,饭菜经营品种涵盖高、中、低数个档次,不仅有精美的酒席,也有方便可口的快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饭店还在总店附近一处带有二楼的长趟平房,开设了回族餐饮部,为往来火车站的回族同胞提供符合民族习惯的餐饮服务。
在改革开放前,市面物资供应有限,许多在今天看似普通的食品在当时都很紧俏。作为守着火车站的“吉林市窗口单位”,吉林饭店除了提供餐饮服务,也销售一些“高级”糖果、糕点罐头、啤酒饮料之类的副食品。这些副食品不仅吸引来大量乘车旅客,也吸引着无数吉林市市民光顾。在琳琅满目的副食品中,散装啤酒是一个特殊经营项目,饭店甚至一度将“啤酒销售管路化”当作自身经营特点加以强化。当时在吉林饭店喝啤酒并无专用酒杯,往往以水果罐头瓶当作杯子盛酒。我熟悉的许多长辈就曾在盛夏去吉林饭店喝啤酒解馋,只是由于当时他们手头不宽裕,喝啤酒时往往只是用饭店销售的几块“杂瓣儿”点心下酒……
或许是地理位置太具优势,顺风顺水的经营让吉林饭店渐渐丢失了“免疫力”。从九十年代开始,面对许多个体饭店后来居上,吉林饭店的发展开始大不如前。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吉林饭店原址被再次拆除,改建为更加高大的楼宇。在当时,吉林饭店并未迁回原址,而是被动迁到今天地方戏院处。迁到新址后不久,吉林饭店便“黄了”。由于饭店没有钱,以至于许多95年退休的职工直到2002年才从社保领到退休金。
在八十年代的冬季清晨,吉林饭店售货亭玻璃窗会结很厚的霜,许多职工会提前很早到单位,生炉子把霜融化,确保能正常营业——这是一种特殊的传统。可恰恰就是这批被传统影响的职工,在同样的场地,短短几年就遭遇了吉林饭店的盛极而衰。个中原委千头万绪,绝非一句“市场经济冲击”那样简单。
展望未来,思考远比得失更具价值。尽管岁月匆匆,许多过往不及细想,但那岁月还不至于匆匆到“只记得好处而忘了受罪”。对于世人,特别是一些经营者和管理者,若能以吉林饭店一文为回忆思忖的锚点,借即刻的偶然去思考必然,那这篇回忆吉林饭店似乎才真的有意义。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特别鸣谢微信好友国风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