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从第一集开始就一路被同伴埋汰到剧终的冯裤子,摇身一变成了冯导,嗓音深沉,有女主角当情儿,各大电影大奖拿到手软,备受老外待见,尽管如此,当导演也不过是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无奈的谋生手段而已”,不知是真装X、真谦虚呢,还是真不在乎。
而在1978年,28岁的纺织工人张艺谋正为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入学名额踏破铁鞋,这个因超龄而希望渺茫的机会被他视为救命稻草。
为升学加薪走向人生巅峰,张艺谋求爷告奶,历经一波三折,心跳天天都跟坐过山车似的,所幸,峰回路转,凭作品中咄咄逼人的才华被破格录取进摄影系。
那些才华横溢的照片来自同一部上海海鸥相机,是张艺谋偷偷用卖了几个月血的钱买的。家人听说后,既嗔怪又心疼,认为除了卖血总会有更好的方法。可还有什么办法呢,张艺谋早就清楚“我们这类人的子女,全都被叫做黑五类,经常受到白眼”,不小心打翻面碗是要挨巴掌的,毕竟那时候地主家也是没余粮的,更别提相机这种稀罕物件了。
有人曾对阿城说:“像你这种出身不硬的,做人不可八面玲珑,要六面玲珑,还有两面得是刺“,没人对张艺谋这样说,对于出身他深感低人一等,为了不惹麻烦,他收起少年的锐气,藏匿处处谨小慎微、沉默寡言,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初中毕业就下乡插队,种地三年,工厂七年,青春不再,好不容易熬到了1978年,高考恢复,却被告知超龄报不了名,那种苦涩你上哪说理去呢。后来费劲千辛万苦入了学,却搞不清楚到底是正式录取还是两年旁听生,据张艺谋回忆,当时也“没敢瞎问,怕把事给搅黄了”。所以说,大多数生于和平年代的8090后很难理解当时他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学习的傻劲儿。
张艺谋是吃过苦的,精神肉体皆有,不安全感常年附身,但上天又赋予他捕捉影像的天赋,从拍到演再导,都成绩斐然。第一次拍摄电影就荣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老井》斩获三座影帝,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或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之后更是一路高光,导演声誉在《活着》被禁后达到峰值,进入千禧年,张导玩起了商业大片,《英雄》、《十面埋伏》……屡屡刷新中国票房纪录。
拍电影之余,张艺谋还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做印象系列,玩高科技,总之,说他是中国娱乐圈唯二最具进取心的导演,一点儿不夸张。
虽说成绩无数,但谩骂之声却不绝于耳。《红高粱》被《中国电影报》称为“丑化、糟蹋、侮辱中国人的影片”;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说“《大红灯笼高高挂》为洋人而写的意向更为明确,张艺谋日渐明确自己的电影观众不再是中国市民,而是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的评委”;《活着》被禁后,影评家说张艺谋也该为自己如何“活着“考虑“……各类批评连起来足可绕地球几圈。
张艺谋也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招骂,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他说”我不可能部部精品””我没有将自己伟大化“,而主持人王东认为“张艺谋在跟随时代发展自己“……其实呢,张艺谋也不过一普通人,吃过苦,受过累,被无情打压过,因出身不好而不安,后来偶然间发现上帝赏的天赋,用它做了爱做的事,突然就功成名就了,手握各种资源,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能做了,但很多事他也是第一次做,你不能强迫别人必须做好,稍有过失就判他死刑,这不地道,兄d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