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恐怖袭击让美国死了3,000人,他们的家属收到来自美国政府的赔偿金,金額从25万美元到700万美元都有。人命的价值能估算吗?美国是怎么算的?在《人命如何定价》里,统计学家弗里德曼列举了各种「算法」,明确、残忍、发人深省。
在社会里,你只是众人之一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直到我们遇上其他人。
例如,我们会说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然而若现在是社区小巷的夜晚,那你就没有大声唱歌的自由,而这是因为别人有安眠的自由。自由有极限,人的自由遇上别人的自由就得限缩,哲学家研究种种限缩,来讨论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
又例如,我们会说人命关天、人的性命是无价的,然而现实世界总是会找到地方逼我们替人命标价。假设你开车撞死人,你会上法院,除了刑法的刑责,双方会协调让你在民事方面赔一笔钱。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但在社会上你只是众人之一。如果定价是处理众人纠纷的有效方式,而有些纷争涉及生死,那你的生命就有一天可能被定价。到时候即便你不同意,这不同意也更可能是因为你认为面前的金额不恰当,而不会是因为你拒绝把生命定价。
在民事上,死亡赔偿的金额当然不能代表死者的所有价值。死者家属更可能会认为,不管你支付多少钱,都无法填满死者的离去造成的空洞(但同时,这并不是你不付钱的好理由)。事实上,你需要赔偿多少钱,也取决一些和死者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例如你有多少资产之类的情况。
当价格反映价值
但在另外一些地方,死亡赔偿似乎还是反映了死者的某些「价值」。在美国九一一事件中有3,000人罹难,他们的家属大致都收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赔偿金,然而这些金额的差异有高达700万美元的,也有低至25万美元的。
这些金额的差异,来自美国司法部当时决定的公式:
非经济价值:每个罹难者的赔偿底价是25万美元。
眷属价值:罹难者每扶养一个眷属,多10万美元。
经济价值:依照罹难者的预期年收入增加幅度、福利和其他薪酬计算,并照税率调整,大致上工作收入越多的人加越多,但计算上以每年231,000美元为上限。
照这公式,同样死于恐怖攻击,你的职业是清洁工还是律师,会决定你的家人收到多少钱。此外,你的工作有没有酬劳,也决定你的家人能否受益于「经济价值」计算。若你是个帮佣,你的年薪会记入赔偿金,若你是家庭主夫或主妇,就算工作内容跟某些帮佣类似,因为你的年薪是零,家人不会在这方面得到任何赔偿。
(这让我想到一个经济学笑话:当小明雇用了阿丽在他家做帮佣,这个国家的GDP增加了。后来小明跟阿丽结婚了,阿丽在家里做的工作并无改变,但这个国家的GDP下降了,因为小明不再付给阿丽钱。)
价值的多重诠释
美国的九一一国赔公式注重「若这人活着,接下来能赚多少钱?」,但这并不是人命价值的唯一算法。在你选择寿险时,投保额度会取决于你认为「要是你死了,还活着的人需要多少钱?」,若小孩还年轻,不能没有你,你可能会选择能代替你供他们读完大学的保险;若小孩都有工作了,你赚的钱只是锦上添花,那就……随便。
在一些议题,当然也有人主张每条命有同等价格。2001年,国际气候变迁委员会需要了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有多大,因此需要把人命和工厂赚的钱做比较。当时他们用于估算全球人命的定价,是每条命100万美元。又例如,美国现役军人只要不是在犯罪时死亡,都视为因公殉职,而家属收到的各种抚恤金都是不分军衔,统一金额。
如果所有殉职军人的「生命金额」相同,为什么恐袭罹难者的不同呢?你可以看出,上述定价虽然看起来都关于人命多有价值,但它们代表的意义其实各式各样:
有时候,这笔钱代表你有多担心还活着的亲友;
有时候,这笔钱代表社会认为对你的死亡负起责任的方式,是避免你的亲友因此在经济上蒙受太大损失;
有时候,这笔钱代表,对于国家而言,你跟你的所有同袍同等重要(或者代表在气候变迁议题上你是怎样的人根本不重要,只要知道你有一条命就行)。
从定价出发的思考
哲学家桑德尔《成功的反思》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让社会的功名决定你的价值,而弗里德曼的《人命如何定价》则一条条列给我们看:社会最常用来帮你的生命定价的方式,到底有哪些。
定价是逼不得已,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大家都会选择不要死亡、不要殉职,也就不需要抚恤金和民事法庭的讨价还价。但若事情已经发生而定价成为必然,那光是看我们选择怎样的定价方式,就可以看出我们怎样判断彼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