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自己。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就爱学习?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就会自己完成作业?
天赋?天生爱学习?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引导。
你可以试着这么做,你的孩子也会爱上学习。
1.立规矩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日常生活里,一些规矩也是必不可少的 。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矩不是立给孩子的,更不是用来约束孩子的。作为父母,同样要遵守家里的规矩,如果有“犯规”行为,父母也应当作出小小的惩罚,比如要做20个俯卧撑,要做50个开合跳之类小惩罚。
这么做一方面是可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二来父母以身作则告诉孩子,要遵守家庭的规矩,不仅是孩子,父母也不例外。
很多家庭里,父母给孩子立了一大堆的规矩,把孩子管的死死的,但父母自己的行为举止却松散的不行。
你常迟到,你怎么说服你的孩子要守时。
你常满嘴脏话,你怎么让你的孩子要文明用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的大多行为都会模仿父母。
像我们家里,立的第一条规矩就是,吃饭的时候一定不准玩手机,接电话必须要离开餐桌去阳台接电话,违反的人就要负责饭后的洗完擦桌。
这条规矩其实是立给父母的,但这一招却有奇效。
有一次吃饭时我直接拿出手机回复了一条信息,顺手看了下朋友圈。我爱人还没说话,我家孩子就笑了起来说爸爸你犯规了。
饭后自然是孩子笑嘻嘻地看着我洗碗擦桌子,像一个裁判抓到犯规一样开心。
孩子有了参与监督的权利,也会督促自己遵守规则。
这就是个很好的开端。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规则的力量,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