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
自秦朝到北宋,中国在今越南北部设置郡县达1182年。
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三国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郡官吏赵佗乘机割据岭南,于公元前207年“击并桂林、象郡”,建立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割据政权即“南越国”,自立为“南越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之所以他能趁机占领岭南,封自己为南越王,主要是秦末农民大起义。
南越王―赵佗
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的封号,称臣于汉朝。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其地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俯耳九郡。
汉武帝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
到了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
公元544年,太平土豪李贲发动起义,攻克龙编城(今河内东北),建立万春国。梁朝、隋唐又称为交州。
公元602年,隋文帝派大将灭万春国。万春国存在了58年,为越南后来的统一和建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打下了基础。
为了加强对交州的统治,隋唐的封建统治者在该地区设置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军政管理机构。隋文帝设立交州道行军总管府。唐朝在交趾地区设安南都护府。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吴朝时期(公元938年一公元968年)
五代十国时期,由吴权建立的安南地方割据政权,越南的朝代之一。因未定国号,所以史称为吴朝。
中国的唐朝覆灭后,各地豪强纷纷控制当地政权,进而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其中交州(今越南北部)一带为,五代十国的南汉所控制。
公元939年,南汉军队在白藤江被吴权击败,南汉刘弘操将军战死。此后吴权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