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一种写作题材。在古典诗词中,吟雪、咏雪的作品不计其数。无论是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还是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亦或是薛昂夫的“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都形神兼备,写尽了雪的绰约模样。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与雪有关的经典诗作。值得一提的是,岑参这首诗除了内容是描写独特的塞外八月飞雪外,还着重抒发了雪中的送别之情,表现出的是浓浓的离愁和乡思。同时作为新任安西北庭节度使的判官,岑参在这首诗中也表现出了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真挚动人的爱国热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首先,诗的开篇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岑参早晨起来看到的壮丽雪景,即北风呼啸着席卷了塞北辽阔大地,吹折了茫茫白草,没想到塞北的八月就下起了大雪。彷佛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千树万树上的雪就同梨花一样竞相开放。
虽说经过一夜飘雪,大地银装素裹的景象不是塞外独有,但是与辽阔的塞外相比较,中原和江南地区的地貌决定了它是无法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极致而美艳的感受的。而随着岑参这首诗的千古传诵,开篇四句描写的壮丽雪景,也美艳了千年。
然后,紧接着的四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写的便是大雪带来的严寒,即雪花飞进了珠帘,打湿了帐幕,就是狐皮袍子也不保暖,锦缎被子也显得单薄,将军的角弓更是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也冷得很难穿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里岑参把天气的寒冷描绘得很极致,但是将士们的情绪可以说是毫无怨言的,依然会拉弓练兵,甚至心中是热情高涨的。所以才会有了接下来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即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将士们不忘摆上筵席,载歌载舞,开怀畅饮。
最后,结尾六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便是写的岑参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的情景。它的意思是说,友人在暮色中迎着大雪走出了帐幕,鲜艳的军旗被冻结在寒风中,在轮台的东门外岑参告别了友人,此时已经是茫茫白雪布满了山,因为山路曲折很快就不见了友人,只留有雪地上马蹄的印迹。
从这六句诗来看,我们可以得知岑参是从帐幕,一路送到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的,并且在其友人武判官走后,岑参仍然是注目远送,并没有回去,可见平淡质朴的语言下,所表现的是岑参和武判官,以及将士们作为战友的真挚感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这两句诗已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其描绘的塞外壮丽雪景,也美艳了千年。但我们不要忘记诗中还有真挚动人的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