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棋的步数很多,少则几十步,多则几百步,随着棋盘上越来越多的棋子,将之前所下棋子的逻辑线,和之后所要发展的逻辑线关联起来变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棋手拥有强大的逻辑管理能力,即需要思考因为形势的变化所产生的新的逻辑线,又要兼顾之前所下棋子逻辑线的初衷,并最终找到一个均衡的点,我想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的知己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下,逻辑能力当然至关重要,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并分析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如何在纷乱的选择面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这些都需要逻辑思考的能力。
03/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其实这和之前的两个点也是有关联的,之所以孩子缺乏专注力,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模式相互不关联,或者关联性不强,并不能将精神聚焦到具体的问题和事物上,随着小朋友图像记忆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也将大幅提高,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关联性并进行思考。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有多动症或狂躁症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基本上无法集中精神做任何事情,总感觉他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但是却又杂乱无章,但是神奇的是,当这些孩子开始下围棋之后,在棋盘前,这些孩子变得非常的专注,他们聚精会神的思考每步棋,甚至“复盘”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坐在棋盘前长达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而不乱跑更是家常便饭。
04/换位思维的能力
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 其中的“知彼”,应该就是换位思考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并不仅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更准确些,应该是站在对方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时间已经习惯了本位思维,也就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在今天的社会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遇到问题时,本位思维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在围棋对局中,找到最好的下法其实并不仅仅是自己想下哪里,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思考对方想下哪里?对方的计划是什么等等,当然,如果我们的潜意识认为对方下的都是臭棋,这个问题当然就简单了,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并不是这样的,对方一定是想寻找最佳的下法从而获胜,其结果就是对方的每步下法都出乎我们意料,当然我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就完全不能实施了。
在对局中,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为对手着想,只有努力找到了对方的好手,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制定自己的方案,也就是说,你为对方想的越多,你自己就会下的越好!当然这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站在对方利益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不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可以在对局中甚至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带入。围棋当然不是唯一可以锻炼我们换位思维能力的工具,但是我认为一定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素质篇如果技能是比较务实的,那么素质相对会务虚一些,但是同样重要。
01/学会“尊重”对手与自己
在欧洲学围棋,开始对局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告诉学生要向对方说,“祝您有一盘好的对局”,对局结束后,要向对方说 “ 谢谢您的对局”,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手下的越好,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双方绞尽脑汁下好每一步棋,无论结果如何,享受这盘棋的过程都是值得向对手表示感谢的。其实尊重对手的真正意图是尊重自己,你只有理性的认可了你的对手,你才有可能更加理性的认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