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能否从图片上看出端倪,K30的这块LCD调教风格还是偏清淡的,看惯了浓郁的AMOLED,一下觉得有些不太适应,LCD背光的特性让他的黑色不那么纯净,而且我手里这块屏幕微微有些偏红,加上LCD上响应时间较高的特性,体验并没有我期待的那么好,总觉得达不到旁边K20Pro那种通透的效果,MIUI系统的色彩风格调教对于此也爱莫能助,变化很小,这也是这块屏幕的弱势。
但是另一方面,120HZ屏幕确实能让观感得到大幅加强,那种随着手指滑动的流畅度,是60HZ屏幕上面找不到的,那种感觉好像120HZ屏幕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你让他干啥他就干啥,60HZ的感觉就是稍稍有些叛逆,总要犹豫一下。而在我手机刚拿回来的时候,老系统上多多少少有些卡顿,第二天手机就推送了MIUI11.0.9系统,升级后卡顿情况大大减轻,不论是桌面切换,还是微信微博,基本都没有什么卡顿,体验还是不错的。
在慢动作拍摄下,流畅度孰优孰劣一眼就能看出来,再用回老手机很明显的能感觉到卡顿。
其实同为LCD, iPhone11和Xr上面的LCD屏幕我认为与iPhone 11Pro的AMOLED差别很小,色准度和饱和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K30的这块LCD还没有达到iPhone的那个高度,好在LCD的RGB排列让文字显示比起Pentile排列的AMOLED更加细腻,这款LCD也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护眼认证,并支持护眼模式2.0和深色模式,对用户的眼睛更加友好,要是K30能再在这块屏幕的色彩和响应速度上稍微多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至于双挖孔屏对于显示效果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这确实是目前在控制手机体积和对屏幕影响之间平衡的最佳方案了,比起之前的刘海和美人尖,挖孔屏对于视觉的影响小不少,K30采用了双挖孔屏的设计,其实两颗摄像头中间是有显示的,只不过红米为了视觉效果把中间隐藏了,细看也能看到亮度不均匀,MIUI系统有三种对于挖孔的显示模式,分别是不隐藏,隐藏后状态栏在刘海内,及隐藏后状态栏在刘海外,网上也有将两颗摄像头独立开来的教程,选择哪种可以自行调节。我个人觉得挖孔屏对于观看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是2020年的手机设计趋势,其实对于直男来说,像NEX那样不搞前置也是不错的选择。
拍照
此次K30的拍照功能也是着重宣传的一项升级,首发Sony IMX686 6400W像素的CMOS,搭配上800W超广角 200W超微距 200W景深4摄的组合,很有竞争力。其实手机上过分追求像素数量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正确的作法,6400W照片一张近20MB,1亿像素照片一张近40MB,对于存储空间是很大的挑战,而对于日常的图片分享意义也并不是太大,倒不如多在色彩、低光环境、多像素、多帧合成等算法方面下下功夫,小米的软件算法匹配度一向并不是最好,这段时间有所改进,这也体现在实际拍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