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凉,蟹脚痒;农历九月和十月,分别是雌蟹和雄蟹最肥美的时节。
每年当人们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和吃蟹有关的新闻或传言总会占据大众视野:连吃3只螃蟹诱发胰腺炎进了ICU、冰鲜螃蟹的食用风险有多大……
死后的螃蟹里到底有什么?《生命时报》结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并采访专家,为你解读关于吃蟹的种种。
螃蟹死后还能吃吗?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对大闸蟹和梭子蟹两种样本进行了实验。该院副研究员宋金龙表示,判断螃蟹死后有没有食用风险,主要看两点。
1. 看菌落总数是否迅速升高,以及是否含有致病菌;
2. 看螃蟹死后,体内是否会产生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类物质。
工作人员在两类螃蟹样本鲜活时,以及死后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取样,对其中所含菌落总数及有害生物胺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
大闸蟹从刚刚死亡到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呈现出了激增态势
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就增长了22%
死后5小时:检测出有害生物胺
死后24小时内:菌落总数共增长55%
死后一天:大闸蟹已明显出现腐臭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宋超表示,大闸蟹的蟹黄,性腺肝胰腺的部分,原来是一种半固体的性状,死亡之后会呈现一种明显的流动状态;